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来源:湛江科技学院 作者:启仰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唯有用心对待的人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所回报。在炎热的酷暑里,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也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暑假三下乡活动,我参加了我校举办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队员招募。其实,早在大一听说有这个活动时,我就打算去参加。今年刚好有机会入选启仰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也很高兴和队友们一起参加这一个我心心念念的活动。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的团队分为线下调研组、后勤组和线上宣传组,而我是线上宣传组的成员。本次活动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在实践过程中确是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七月下旬,启仰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调研组和后勤组前往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那柳村,以“探索那柳村振兴成果,极力打造振兴典范之路”为主题进行为期九天左右的实地考察和调研。虽然无法到达实地进行实践,但是我依然感到喜悦和激动。实践的前三天,通过调研组发来的有关广州对口帮扶湛江指挥部总指挥及其团队参与贰拾叁都旅游项目讲解会并进行实地考察以及广州市帮扶镇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到达那柳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的稿子和照片中,我无不感受到国家对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视,也深刻感受到了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在调研的过程中,总指挥与工作队对于那柳村存在的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工作队也对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及期望。正如毛主席所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唯有到条件艰苦的基层进行考察,了解到基层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诚然,这也让我意识到书本上的理论得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得结合相应的理论,才能够检验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的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各式各样,例如古老的庙宇、栩栩如生的雕塑、雄伟的建筑等等,都无不见证了时代或是繁荣或是沧桑的演变过程。在那柳村调研的过程中,为了传承发展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的调研组先后对那柳村的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村里对于古代建筑的历史资料记载,调研组首先去了那柳村东侧的晒钱地和南边的蚝壳墓;其次到达那柳村村前下田洋畔边的文笔塔和位于村中和村南的旧炮楼;最后,对村庄中供村民饮用的古井进行查看和了解。通过文献的记载以及队员们所拍的照片,我似乎看到了这些经历沧桑,饱受风吹雨打的古建筑就矗立在我眼前。另外,宗教信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探索和调研的对象之一。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古老又带有神秘色彩的庙宇。那柳村的庙宇现存有四座,分别位于不同的方位,格调别具,色彩鲜艳,气势恢宏。既然有庙宇的存在,那么自然少不了祭祀活动。那柳村的祭祀形式各种各样,虽然我并不信仰这些,但是对于这些祭祀方式我是相当熟悉并且深有体会,因为小的时候,在特殊的节日里村里会举行游神、做参、扫巷等活动,我的奶奶就会去祭拜,以保佑家人的平安,这时我就会兴奋地跟在奶奶的后头。想要了解一个村庄的发展,振兴并传承乡村的文化,我想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林业、畜牧业、种植业等农业的生产活动是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之一。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调研组的伙伴先后前往那柳村的白鸽养殖场、猫嘲山火龙果基地和黑山羊试点养殖场基地进行实地的考察。在根据调研稿做新闻稿和推文时,我充分地了解到想要振兴这些产业不仅需要恰当的管理模式,还需要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更需要根据农作物和家蓄的作息条件改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力度和增加销售渠道。倘若这些能够一步步实现,我想那柳村的产业的收益会有所提高,从而促进村民的收入,那么乡村振兴就得以实现,国家的政策就得以落实。

支教一直是国家提倡改善中国贫困地区教育现状的活动,支教对于贫困的孩子来说是一盏指引前行的引路灯,是酷暑里一泓甘甜的泉水,是走向成功的阶梯。而支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也是自我锻炼的一种方式。在调研的过程中,那柳村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驿站,为支教活动助力,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一方面,从字简意丰的调研稿中,我可以体会到调研组小伙伴在支教过程中的所肩负的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感,以及支教为青春增添了一抹奉献的色彩所带来的满足感。而从一张张孩子作画、提问题、回答问题的照片中,我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未来家乡的期望和对于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在支教的过程中,调研组的小伙伴们还对小朋友们进行了党史学习教育和禁毒宣讲。我想这些可以让小朋友们了解党史的由来,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能让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禁毒常识,从而加强自我的保护能力。

通讯员:范梦玲

光阴似箭,短暂的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眨眼就结束了。在写稿和宣传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写新闻稿,而且收获了珍贵的团队情宜。与此同时也明白了想要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振兴乡村的产业、保护并传承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就得实地进行调查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够水到渠成。另外,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事业,也是一种默默无闻的贡献。在支教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两颗心的相互碰撞,是两个人的双向奔赴,而最终的结果我想收获的是温暖的传递,快乐的相传,以及受益匪浅的知识。相信经历了这次活动,在未来的道路上面对困难,我能够从容面对。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多去参加这类活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1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暑期 “三下乡” 实践心得
玻璃晴朗,蝉鸣池夏,我们共同迎来了新的一夏。这个夏天,作为湛江科技学院的充满年轻活力一代,朝气蓬勃且满怀热情的我们相聚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我此次参加…
河海学子三下乡:探访乡村教育,助力人才振兴
为积极响应提出的人才振兴战略,河海大学土木院“探访乡村教育,助力人才振兴”调研队走访了脱贫攻坚示范县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从县、乡、村三层面深入开展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走访、义务支教、文化下乡、…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延安“中国革命者的理想信念史——走进延安红色圣地”暑期社会实践总稿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延安“中国革命者的理想信念史——走进延安红色圣地”暑期社会实践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提…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教育札记
在这个还没来得及炎热起来的初夏,在刚刚结束学校的考试周之后,文学院“书香沁·支教情”实践团队稍作休整便前往泾县稼祥中学,开启一段对那时的队员们来说未知的旅程,也是一场从开始便清楚有结束那一天的…
“幼有所养”土门地区留守儿童支教小队感悟收获
导语:7月中旬赴十堰留守儿童中心开展支教行陪伴活动及感悟收获7月15日早,我们来到十堰是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门口诺大的银字招牌上刻着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几个大字。走进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里面的阿姨便热情…
探索乡村振兴新发展模式:以湛江麻章那柳村为例
湛江科技学院“启仰”三下乡社实服务队探索乡村振兴新发展模式:以湛江麻章那柳村为例2021年7月19日至7月29日湛江科技学院“启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本着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基层、增长才干的目的…
小火柴志愿服务队“留梦守心”社会实践团队暑期“三下乡”收获感悟
身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身逢其时,当奋斗其时。正值建党百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已然刻不容缓。在校老师就教导我们:“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在青年身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理…
山海之间,风味人间
“与千百种美食相遇,与千百个人相识,与千百种人生相知相惜。”你说什么是人间?寻一所城市的记忆,探万家灯火的故事。一道美食,一份追寻,你我尽在这山海之间,风味人间。“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这…
暑期“三下乡”个人总结
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使人经历磨练不断进步、不断成熟的过程。实践亦是每个人唯一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成长,蹒跚,前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要有走出…
兰月相逢,感谢相遇
2021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的我们,总计十六人,早晨从安徽师范大学西门出发到泾县稼祥中学开始了为期十三天的志愿服务。踏上志愿支教的路,我便是一名老师。从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