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每件革命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红色故事都引人深思。8月11日,为“学习历史,赓续红色基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赴河南省红色足迹党史学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线上对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展红色经典,述百年征程
因受疫情影响,实践团队无法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为更深入了解鄂豫皖红色故事,学习红色精神,实践团队运用新闻媒体,传统报纸和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进行调研,并借助微信公众号的VR漫游功能于线上参观鄂豫皖720展厅。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是信阳市委市政府为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弘扬大别山革命精神而主持兴建的。纪念馆陈展内容按时代顺序,以上千幅文字图片和近5000件实物对应的方式,全面展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过程,着重介绍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发生在鄂豫皖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线上参观,成员们观察到整个展厅共由九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序厅、第一部分大别风雷星火燎原、第二部分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第三部分红色苏区共铸辉煌、第四部分红色土地坚苦卓绝、第五部分江淮抗战中流砥柱、第六部分中原突围铁流千里跃进、第七部分伟大壮举和结尾厅将星璀璨,记载着数位鄂豫皖英雄儿女们:永不凋谢的红杜鹃———肖国清,我党保卫工作的第一位女同志——周惠年,为革命抛家舍业的英雄吴焕先,忠心报国的革命烈士王志仁,“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他们中的有些人将生命停留在16岁这个最美年华;有些人数次入狱,在严刑逼供中倒下;还有些人在纷飞战火中用血肉身躯抵御敌军。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翻开党的历史画卷,无数像周惠年一样的共产党人赴汤蹈火而不辞、刀锯鼎镬而不惧、历经磨难而初心不改,用生命和热血、奋斗和牺牲铸就了理想信念的不朽丰碑。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从百年前积贫积弱、长夜难明,到今天开创未来、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先烈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党的革命事业,用热血谱写最美的人生华章。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革命英雄们所具备的不怕牺牲,忠心报国,为国为民的红色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成员们,身为中华儿女,正是有千千万万个英雄站起来,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
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
在认真学习和了解红色故事后,实践团负责人组织成员们于线上分享对本次学习的思考和见解。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精神的洗礼:每一次对红色故事的回眸,都是对信念的传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基因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先烈们舍小我为大我,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奉献精神是成员们学习的榜样,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坚定信仰。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英雄烈士之所以为人民所爱戴、尊崇和永远纪念,是因为他们身上体现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军民并肩携手、勇猛奋进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是引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正是有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才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
英烈是民族的脊梁,是滋养红色精神的土壤。百年风雨兼程,百年辉煌成就。英烈可歌可泣的故事启示实践团成员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只有万众一心、矢志如一的奋斗,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特别是当疫情汹汹袭来,危急时刻英雄们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用行动践行着红色精神。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英雄们是实践团成员们胸中的榜样,他们会要将这一精神延续传递到每一个青年,贯彻到每一行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3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