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传承好,发扬好红色传统”,8月10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赴河南省红色足迹党史学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线上对信阳市红色人物进行探索了解并学习其红色故事。
追寻红色足迹,迸发精神力量
因受疫情影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赴河南省红色足迹党史学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0日在线上开展了学习红色人物活动。我们通过百度检索,新闻媒体和报纸等途径,认真学习和探索革命英雄人物的红色事迹。
我们经过学习了解到一位1915年出生与信阳市新县泗店乡泗店村的著名抗日将领郑维山。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过一年私塾,放牛为生。受父辈影响,他很小便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替父亲为地下党送信。1927年,在黄麻起义后,加入童子团,任分队长,站岗放哨查路条。他满腔报国热情,终于在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红军后,郑维山担任红一军副军长徐向前的传令兵,参加了花园、新集、双桥等战斗和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及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进攻战役。他敢于担当,认真负责,面对危急时刻总能沉着应对,拥有过人的本领与胆识。郑维山18岁就任红88师政委。这支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铁拳。二过草地,两翻雪山,再取懋功,西征“二马”……凡大战、险战、恶战,战战离不开郑维山和他的部队。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他敢于挺身而出,大胆负责。
通过对文献进行阅读与整理,我们发现有一些文章例如报告文学《一代名将郑维山》,采访记录《笔记开国将帅》,还有长篇人物传记《快马加鞭未下鞍——铁血战将郑维山的传奇人生》等等,经过仔细阅读文献,带给我们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赤心报国,为民分忧。
在战场上,他战将胆识,敢于担当:在朝鲜金城反击战中,郑维山先打“883·7”高地的主张不符合“志司”意图。他说:“杀头杀我 的!”“错了我一个脑袋顶着!” 时任志愿军政委、代司令员邓华知道情况后,立即电告郑维山:“打‘883·7’高地的条件不成熟。我们的意见是不要打。” 他回答:“决心已定,错了我负责。” 而事实证明,郑维山是对的。
在家中,他严格教子:他的二儿子郑伟卫所在部队将要赴边参战,父子俩作了一次长谈。郑伟卫告诉他:“别人知道要打仗,老早就通过关系往外调。”郑维山告诉儿子:“临战脱逃,应该枪毙!大丈夫为国尽忠,天经地义。不要说调走,连这个念想都不能有!”此言足以证明什么是军人的血性。
在病榻上,他一心为国,舍小我为大我:病危时他拒绝治疗,说:“针别打了,那么贵,省下来造军舰比用在这儿强。印度还有两艘航母呢,我们到现在连一艘都没有啊!”对于军队思想建设更是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革命英雄郑维山所具备的不怕牺牲,忠心报国,为国为民的红色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身为中华儿女,正是有千千万万个郑维山们站起来,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
诉说胸中理想,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在了解革命英雄郑维山的事迹之后,党史学习实践团负责人组织大家线上分享对本次学习的思考和见解,经过热烈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这次学习带给我们巨大收获和神圣的精神洗礼,激荡了我们胸中的爱国热情,增强了的深深爱国之情,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坚毅了每个人报效祖国的决心。
会议最后我们交流理想抱负,互相鼓励,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精神的洗礼:每一次对红色故事的回眸,都是对信念的传承。关山万里,初心如磐。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3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