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2021年7月,来自五个专业的八位同学自发组建山东大学红色先锋营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四史·葆有初心”赴江西井冈山等地主题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张四化的带领下,用心聆听不曾被岁月湮没的故事,用步履丈量历史,用访谈留住几代人的坚守和青春,回忆不散,留待未来。
这是一支奋进向上的年轻团队,扎根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背靠山东大学(青岛)红色先锋营。七月伊始,整装待发。团队成员于线上线下分别召开了理论学习会和讨论会议,针对社会实践的开展统筹优化,对方案进行敲定,并根据学校要求重点强调了“安全明白纸”和“防溺水”事项。
“我们将永远情系人民,我们将携手与爱同行,我们将一路凯歌奋进”,筹备期间,队长张子扬、副队长苗琳瑜、队员王珺同学分别在校区录制了“学习四史·葆有初心”主题宣讲视频,字字铿锵,声声掷地,余音绕梁,入木三分。队长张子扬同学和王珺同学在青岛万象城参与了“穿越百年,叩问初心”——“时光之镜”沉浸式互动体验。
此后,团队奔赴山东青岛等6省7地开展“学习四史·葆有初心”专题理论宣讲活动。
足量过往 心听乡音
学四史,仅仅是学知识、听故事就够了吗?不!百载风雷激荡,狭缝求索,是前辈做我们所不能及,观我们所未观。故事在前辈肩上,精神在我们心里;历史萦绕脑海,唯有步履丈量,个中精神方可体会。
闻一多先生艺术走廊、云南陆军讲武堂……队员李青润奔赴昆明,学救国历史、铭先贤壮行。她一边参观学习,一边和游客进行访谈,“我希望能够了解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状况。”之后,她在梁家河社区进行了宣讲。
队员吕姿昀前往渭田阻击战纪念馆,在参观过程中与纪念馆馆长亲切交谈,在纪念馆进行讲解并应馆长要求开展了纪念馆宣传片录制。遥想当年,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而今,这段红色记忆,必将点燃更多人的心火。
寻觅红色故事,聆听动人乡音。唱着春天的故事,我们昂首阔步,走在新时代的征途。我们跨越万水千山,踏平重重浪,在一次次挫折后又一次次奋起。
队长张子扬回到家乡镇江,前往拜访当地的几户江西吉安籍人家,体悟井冈山精神。与同龄人畅谈胸怀抱负,与老一辈乡亲回望沧海桑田,神山村,它的故事于此落笔纸面,字里行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躬行于身的誓言。
中原洪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队员华远铭、苗琳瑜心系遭遇特大暴雨灾害的郑州,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志愿活动。从传递险情急讯到参与物资分发、灾后重建,她们守群众,传信息;献爱心,夯信念,将四史教育和宣讲化为实际行动,让受灾群众真切体会到青年一代学四史、守初心、践使命、勇担当的精神。
线上宣讲分享四史故事
队员王珺前往青岛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并以线上形式进行宣讲,将参观内容及时在团队线上交流群中进行直播。同时,团队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开展文化宣讲。队员夏再禹、隋春雨同学发放近百份线上问卷。身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使用TOPSIS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对数据进行分析——32%的人充分了解四史,57%的人比较了解……数据令人惊喜,在我国,“四史”教育已经深入人心。问卷反馈,他们也得到了更多行之有效且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推广方,提高“四史”教育的趣味性,并将“四史”教育引入入校园,线上讲述各自家乡的“四史”故事,声声分享,畅所欲言。
歌声在江畔唱响,手指在琴键翻飞。作为校区Dream-Seeker器乐社社长,团队成员王珺同学积极探索“线上文艺宣讲”形式,排练表演了中国民族乐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爱你中国》等。在“风随声动·茗伴琴音”线上音乐会中,张子扬、王珺录制《请茶歌》《映山红》等各地红色民歌,运用数字文化平台,开展云上演出,真正地丰富宣讲听众的的视听生活。
学四史,守初心,燃青春,担使命。作为新时代山大学生,他们线上线下结合,齐心协力,风雨同舟,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正逐步将此次实践宣讲的蓝图变为现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4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