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饮食文化也同样灿烂丰富,博大精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不同地区的饮食原料、烹饪方式和菜品名都千差万别,体现了中国地幅辽阔的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也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的演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们团队以饮食词汇为切入点,探究吴语区饮食背后的文化内涵。
7月11号起,苏州大学“民以食为天——吴语中饮食词汇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社会实践。我们通过查找相关图书资料、实地走访相关资料馆、图书馆,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采访吴语区和非吴语区居民,询问了他们关于家乡美食及对于方言的看法。我们查阅了吴方言词典、苏州方言志、现代吴语的研究等吴方言饮食词汇的工具书,我们阅读了汉语词汇史、现代汉语词义学、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本等词汇专业书籍,研究了陆文夫、王夫之、汪曾祺等小说家的小说,收集相关饮食词汇。我们发现大量的饮食词汇都存在一定的引申义,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南京人称老实巴交有点二的人为“大萝卜”,说一个人兴奋过度,会说“兴得一头核子”。不难发现,人们的联想能力是惊人的,能从食物中发现生活,又将生活融入饮食文化之中。
线下采访主要在平江路、山塘街等旅游景点展开。问题也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您是哪里人,家乡有没有特色美食?“”来吃苏州菜了嘛,有没有喜欢或者印象深刻的菜?”“会说方言吗?对方言这种语言体系了解吗,有读过相关方言的小说吗?“等。在路边采访中印象最深的答案是来自一位徐州阿姨。她认为方言是一种身份象征,也是地域文化的代表,既有区别作用,更是起到连接作用。“即使我们听不懂苏州话,但是她们一说话,我们便能发现她们是苏州人。”“万泰兴”老板的采访也令人印象深刻。老板认为,饮食的本质是新鲜的食材,只有食材的新鲜和用心地烹饪,才能做出美食。若是忽略了饮食的本质,一味给食物附加文化意义,那就是忘本,徒有营销手段,饮食的根本就是实践。老板的回答打开了我的新思路,感受到不同行业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不同的。抛弃外在浮华修饰,食物是本,在做好本的基础上,作为饮食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认为菜谱的恢复传承与创新更为重要。
因为在苏州社会实践时间较短以及疫情的爆发,团队主要采用了线上采访的方式进行深入的调查。 线上采访的问题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家乡美食的相关问题,包括“请问家乡美食名称中有没有涉及方言的?”“可以用家乡话为我们读一家家乡的特色菜吗?”。其次是关于对苏州饮食及吴语的看法及感受,最后询问对方言保护的看法。受访的对象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和我们同龄的大学生,有正在读书的弟弟妹妹,也有叔叔阿姨,但大家都非常积极配合调查,提到家乡大家都非常激动与热情,也从自己的角度表达了对方言的独特看法。例如有同学认为语言的作用在于沟通,如果方言已经丧失了沟通的作用,那它也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有同学认为方言是一种身份符号,是一方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与民俗紧密相关,既有区别作用,也有认同作用。我们可以发现,方言是人们与家乡的一种无法割断的联系,似乎方言在,童年的回忆就在。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通过线上采访,我们收集记录了一定的饮食类词汇。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对饮食类词语的起源、演变以及相关制作方法、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研究,阐明饮食类词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各地的饮食风尚极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图一为小组成员采访万泰兴老板
图二为线上采访截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5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