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浩浩荡荡走渠路,始终铭记挖渠人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 作者:”红旗渠精神我来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安师学子与党同行”,为进一步学习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赓续红旗渠精神血脉,安阳师范学院“百年党史记我心,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于7月14日来到安阳市文峰区洹水公园分享红旗渠故事、宣讲红旗渠精神。

七月的洹水公园,烈日当空,满塘芳华,随风而舞,孩子们在湖边嬉戏着,老人们坐在广场的石凳子上慢悠悠的喂着鸽子,入目皆是岁月静好。

到达洹水公园后,宣讲队队员两两组队,拿着精心制作的展板走到人们面前踏上今天的红旗渠精神之旅。从林县人民为什么要修筑红旗渠到要怎么克服艰难险阻下定决心开始红旗渠,再到林县人民是怎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引漳入林,同时还提到了修渠先辈的英雄事迹和红旗渠精神的十六字内涵。我们穿着象征着活力与生机的绿色志愿服务分散在公园的各个角落,讲着关于红旗渠的点点滴滴。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爷爷,在听到我们讲修渠不易时,他激动的说到:“我参加过修渠工程,我们那时候天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他们就是凭借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才一步步地修建好红旗渠。但是你们想想当年死了将近两百人啊,那可都是人命啊!娃娃们,你们一定要把红旗渠精神讲给更多的人听,它是我们的骄傲啊!”爷爷说着说着就留下了眼泪。是啊,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水渠,它更记载着林州人民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它承载着林州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修成渠不还乡”的斗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

记得前段时间网上一直流行着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在上世纪60年代那样的艰苦岁月里,林县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最终修成这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为后代人解决的吃水用水的问题,促进林县一步一步向好发展,谱写了一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优美篇章,拥有了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宣讲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一位奶奶,她也参加过修渠。她指着展板上大石头的那张图片说:“那时候修渠是真的累啊,还死了很多人,这么大的石头都是我们用锤子一锤一锤给锤开的,石头是真的硬,可是我们一点都不怕嘞,因为我们人多,我们有那股劲在撑着,他们都喊我们铁姑娘呢。”我想,奶奶口中的那股劲就是“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吧。

悠悠岁月,世事沧桑。当年的修渠英雄已进入暮年,有的已经辞世,但是他们的生命和汗水铸就的红旗渠精神这座丰碑,却永远镌刻在社会主义历史画卷中,彪炳千秋。

这次的宣讲活动让我们感悟收获到,我们宣讲的红旗渠故事和红旗渠精神都是从网上或者书上看到的,但是爷爷奶奶讲的却是他亲身经历的。也许我们永远都没办法亲身体会林县人民在60年代艰难岁月里经历的磨难,但是我们努力把我们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红旗渠精神和红旗渠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在宣讲红旗渠精神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这是我们对修渠先辈最好的敬意和纪念。

一渠绕群山,精神撼天下。如今,这红旗渠不仅仅是林县人民的骄傲,也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我们一遍遍的讲红旗渠故事,宣扬红旗渠精神,就是想让更多人去怀念那些修渠先辈,让更多人受到这种精神的鼓舞。

宣讲红旗渠精神时,我们常常情不自禁的想起它那不平凡的历程和在激情燃烧岁月里跳动的脉搏。不得不说,宣讲红旗渠精神对我来讲真的是一件幸福而有意义的事情。

幸福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转眼间,今天的洹水公园宣讲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宣讲红旗渠精神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下。宣讲红旗渠精神,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6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以焦裕禄为镜,在新时代起而行之
以焦裕禄为镜,在新时代起而行之“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短短几句,便绘出了焦书记任职兰考的辛辛岁月,一年零五个月,封沙、治水、改…
陇上红色寻迹队寻访通渭红色博物馆
为深入了解家乡红色文化,铭记家乡红色历史,发扬其蕴含的红色精神。中国石油大学陇上红色寻迹队于8月24日在甘肃通渭县红色博物馆开展红色主题学习,通过实践体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的高…
人民的好公仆 永远的焦裕禄
人民的好公仆永远的焦裕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在焦裕禄书记的行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河南省开封市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队员展开了对焦裕禄书记优秀事迹…
“相约沐家,同心筑梦”安徽学子赴镇江沐家护理院调研团队为老人献出表演
在安徽学子赴镇江“大数据+‘智慧养老’”养老护理中心老人生活状况调研团队周密策划,精心准备和护理院全力配合下,于7月15日下午三点整在护理院汇演大厅隆重举办了一场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的文艺…
烟理学子三下乡:爱心永驻,志愿有我
为贯彻全省开展的“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为落后农村地区的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2021年7月19日上午9:00,烟台理工学院青春正当时志愿服务队来到招远市,与共青团招远市委和招远市公益志愿者联合会开启“2021…
党史学习走在前 奋发有为开新篇
党史学习走在前奋发有为开新篇百年流金岁月,前辈热血征程,恰逢建党一百周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六位同学怀着相同的理想集结在一起,欲赴河南省兰考县开展学党史、寻初心、树信仰的暑…
红旗渠精神埋心底,砥砺前行向未来
为贯彻落实团中央、校团委关于202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安排,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年党史记我心,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在指导老师齐斌尧的带领下于七月六日上午到达林州市开始…
美化社区环境,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2021年8月23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学生吴东林作为社区志愿者在伏龙社区完成了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最近家乡社区的发展变化,以及为美化社区形象做出贡献。实践内具体容是参与社区组…
强化使命感,深入调研济南北部城区,助力“北起”发展战略
7月13日,山东大学火炎焱燚调研团在社会实践线上选题会议上,我们以济南城市发展作为立足点,计划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济南发展潜力、响应学校服务山东战略、鼓励高校人才在济南就业,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
“云”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通讯员谢泽婷)8月24日,“追寻·赓续”暑期实践队已初步完成实践前期调研准备工作,挖掘革命先辈事迹,整理英雄人物陈少敏将军相关的文献资料。基于疫情防控要求,实践队变更实地走访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