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故事发生在夏天,我们“百年剪影”实践团队相聚,学习和传承剪纸。
我们的剪纸指导老师是张雪萍女士。她就坐在那,你会感到她身上有岁月的沉淀,内心的平稳与风轻云淡,特别符合我想象中的古风之美。我们在她家中学习剪纸,休息之余,她会笑着给我们拿一些小零食,小面包啊,糖果,野生桂圆……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我奶奶的缩影,真是给人特别亲切的感觉,像是自家的亲人一般。
我们这代人喜欢打球、学音乐、学舞蹈,剪纸在我看来真是一个特别小众的爱好,我以前大部分都是拿剪纸消磨时间,半年剪一副作品,但和张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剪纸有这么多门道。不同的对折法、阳阳剪、掏剪、交叉剪、掉刀、点染,装裱等等。一张红纸在老师手中玩出不同的花样,在剪刀的左右穿梭下,在一声声咔嚓咔嚓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便展示在我们面前,让人不得不惊叹中华传统手艺的奥妙。
老师说暑假期间有别的平台找过她,老师说他们给的报酬比我们给的学费多很多,老师说我依旧喜欢教你们,老师说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够传承这份剪纸文化。吾辈青年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剪纸的继承和创新和其他优秀传统一样,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结晶对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身为十大国粹之一的剪纸,不能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为避免明珠蒙尘,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努力。
中国传统剪纸不仅有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涵,更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磨灭的价值。除却传承和发展剪纸艺术本身,还可以在各个方面运用剪纸等优秀传统元素,实现创新和超越,不断创作出丰富多彩、经典巧妙的艺术作品。
在以往的传统社会,剪刀这个普通而又神奇的工具,把女人潜在的审美造物本能发掘的淋漓尽致,女红的手艺成为传统社会每个女人生存的必备能力。在古代中国,剪刀如同筷子和毛笔一样,都是对人自身能量的发挥与发掘,身体最基本的阴阳生命之气作用于手端,去完成简单或复杂的生存需求。手靠近于心,心导引于手,这是一个蕴含着形而上的运动过程,赞美“心灵手巧”,是中国人一种最普遍的人格审美价值观。今天互联网无纸办公时代的到来,印刷品开始衰退消失,数字化传媒兴盛起来。此时,剪纸开始被关注,剪纸作为纸文明手工价值的文化魅力与神性突显了岀来。
剪纸和书法一样,都是中国本土原生的艺术物种。剪纸作为一种文化方式与情感叙事传统,已经深入中国人深层的生存文化心理之中。剪纸和书法都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时间的维度上,这些本土的原生艺术传统在经历了许多代不同历史形态后,会转型成为现代审美形态中的艺术,成为城市文化和现代生活中新的大众艺术。同时,民俗类的剪纸传统也不会很快消失,在一些乡镇乡村,以及民族村寨的日常生活中剪纸仍会遗存下去,这是国家非遗保护事业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同地域民间文化信仰习俗的需要。
剪与纸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剪出的花样创造了意义与审美。纸本身也在承载文化与表达。表达本身即在创造新的问题。剪与纸的概念使我们发现了剪纸潜在的更多可能与空间的多样呈现。所以,无论是在学院的剪纸教学,还是少年非遗的剪纸传习,以及海外剪纸展览中的互动实践,我们都在倡导剪纸学习对于个体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剪纸的个体叙事价值。
传统剪纸的学习仍然有发生学认知的意义,传统剪纸的学习,是一个方法与文化基础的学习。我们需要了解传统,传统中包含着未来。本次实践活动虽已落幕,但因剪纸的收获在我们心中永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9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