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谨记习总书记对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视。烟台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启元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5日-21日开展学习了“探寻红旅发展,弘扬革命精神”实践活动,实地探访了烟台市、海阳市红色文化景点。
回顾峥嵘岁月,感悟百年历程
为期7天的实践里,实践小组前往烟台市博物馆、雷神庙纪念馆、杨子荣革命纪念馆、许世友将军胶东纪念馆、海阳市博物馆、地雷战纪念馆、海阳市烈士陵园等地进行参访。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一页页相片展开了胶东红色文化历史,一件件历史实物记录着那些峥嵘岁月。
烟台不仅是辛亥革命山东首义之地,也是胶东地区党组织的发源地和武装革命的摇篮,烟台市博物馆通过“开埠风云、辛亥激浪、星火燎原、抗日怒潮、烟台解放”五个篇章全面展示了烟台近百年的风云跌宕,生动再现了烟台儿女抗战与奋斗的身影,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启元队参观了抗战时期日军残害先烈的刑具,上面仿佛还有未干的血迹,队员们在照片前伫立良久,那一张张拍摄下的照片就像沉淀过的历史,精简却沉重。一踏入雷神庙纪念馆,队员们就被一块0.8平方米的铁皮雨搭子吸引了注意,其上有138个弹洞之多,在感叹战役之艰辛之际也对革命烈士们的无私奉献所敬仰。在队员们参观的同时,也有党员队伍前来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或许这就是习总书记所说“不忘过去,才能开创未来”。
聆听红色故事,保护历史遗址
地雷战遗址位于海阳市赵疃乡赵疃村,是军事教育片《地雷战》的取景地,在抗日时期击毙日伪军5000余名,涌现出县以上民兵英雄500多人。至今已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慕名前来参观,并给予极高评价。17日上午,实践队来到赵疃村,并对赵炳友同志进行了采访,这位出生于1929年的老同志已有74年党龄,在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老人曾见证过地雷战的盛景,并在地雷精神的影响下走向军队。当队员问到“您对地雷战有什么特别记忆吗?”时,已经92岁高龄的老人依旧激昂的哼唱当时流行的地雷歌,虽然歌词已不太清晰,但提到那段岁月,老人的兴致格外高,“有连环雷,有水雷,鬼子们在陆地上被炸怕了,改走水路,民兵就把葫芦割开放进地雷,还有滚石雷……”说起地雷,老人表示最遗憾的就是当时年纪小不能和民兵一起埋地雷,所以在解放战争打响之际,老人便投身于部队,老党员赵炳友同志一边展示着在党50周年、在党70周年的徽章一边讲述着共产党挥师南下进行解放战争的故事,“解放战争打了几年,我就几年没有回家,打仗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同胞倒在枪下,心里也不是滋味。”老人说道此处泪眼朦胧,数次停顿,他提到如今生活好了可是当时的战友们却都不在了,希望大家能够不忘记当时为革命奉献的人。在采访过程中当询问其为何不去养老院安度晚年,老同志只说不愿再让党操心,回忆起党的发展历程和过去的艰苦条件,老党员同志眼眶再次湿润,这一幕也令在场的人员动容。
采访过后,赵炳友同志的家属带领队员们前往抗日民兵墓前祭奠,在纪念碑周围,安葬着赵守福、赵同伦、于凤鸣等当年的15名民兵英雄。墓碑前,有人敬献的花圈静静地陪伴着英雄。老兵的记忆中存有那些无法忘记的战争,他们也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关于战争的记忆。
20日下午实践队前往了海阳市烈士陵园,重温海阳人民为民族的解放和共和国的创立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队员们向烈士们献花致敬,向无数为革命奉献的同志们致敬。峥嵘岁月,烈士们为人民解放国家生存抛头颅洒热血;建设时期,烈士们为社会发展国家昌盛无私奉献。这正是党延续百年的精神支柱。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感受颇深,作为现代青年,积极承担起国家使命,要为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启元队也希望能通过此次机会,建立具有胶东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路线,让更多的人民通过重走革命路,学习烈士们的奉献精神。同时,这种红色主题的实践活动也必将促使更多的同学能够更好的认识党、了解党,主动接近党、拥护党,从而坚定“永远跟党走”的革命理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2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