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建设毓秀渔墩
“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2021年7月16日,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上海市奉贤区渔墩村实践团在机械学院李陈新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以“乡村振兴助力五大新城建设”为核心,聚焦渔墩村的多元文化发展,对接奉贤新城内部企业,“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建设,打造渔墩特色品牌,设计出推动渔墩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方案。
本次实践,团队充分发挥工业设计专业优势,从当地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非遗文化宣传、劳动实践基地完善、文创周边设计等方面入手助力渔墩村经济与文化建设,同时与渔墩村党总支联合举办了“童心向党,快乐暑期行”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厚、院长单鸿波、党委副书记李宁蔚对此次实践活动高度重视,于实践期间多次前往渔墩村探访实践进程。此次实践活动也得到上海市四团镇人大副主席、工会主席邵品祥,上海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奉贤分中心办公室主任乔伟,渔墩村党总支书记方烨的充分肯定。
初访渔墩发展概况
实践团成员在实践前通过多渠道查阅奉贤新城与渔墩村相关资料,并与奉贤区文旅局、四团镇政府、四团镇团委、渔墩村党总支、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进行对接,对渔墩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抵达渔墩村后,实践团一行便与渔墩村党总支进行了调研座谈。村党总支书记方烨向实践团介绍了渔墩村在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针对目前村子在经济发展与文化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实践团接下来的实践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在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团支部书记陈之豪交流中,实践团了解了村子农产品种植品种、生长环境、种植规模,听取了他对村子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建议。实践团初步确定“探索以独特的乡村非遗文化作为特点,创建乡村特色品牌,通过农产品合作社和招商引资推动乡村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增长实现文化传承再加强”的方案,构建劳动实践基地与自助型农家乐,形成渔墩村经济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探寻渔墩文化内涵
实践团在村党总支副书记周洁的带领下参观村史馆,深入探究渔墩村的发展历史与文化脉络。馆中陈列的20余件纯手工制作的打船工具,似乎诉说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船”技艺的发展历程,也对实践团的后期设计产生启发。之后,实践团分别前往“打船”技艺传承人高正德老师傅与“土布”文化传承人高奶奶的家中,探寻渔墩村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在采访高师傅时,实践团成员体会到高师傅对“打船”技艺后继无人的忧虑;在与高奶奶交谈时,实践团成员也深切感受到老一辈人对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惋惜。两位老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持,更加坚定了实践团成员把老祖宗的记忆和智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的决心,也为实践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
聚焦渔墩劳动基地
在探究渔墩文化的基础上,实践团成员也对渔墩村居民生活区与企业园区展开考察,对厨余化春泥、二十四节气小路、农耕拾趣、乐摘园等景点进行了实地采风,分析思考渔墩村生态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现阶段成果与不足。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劳动基地的文化展示和宣传路径上仍存在有待提高的方面,包括文化墙建设不完善、宣传手段单一、青少年研学地图不完善等。
实践团成员们将根据实地考察情况,挖掘渔墩特色教育元素,融入“手工打船文化”,设计出一套劳动实践基地的提升方案,切实让五育课堂在田间地头上“活起来”,让渔墩文化在社会课堂中“燃起来”。另外一方面,实践团将发挥专业能力,助力农产品包装设计、文化墙美化、研学地图完善,设计多元融合的文旅发展方案,为提升渔墩渔墩劳动基地贡献青春才智。同时,实践团将借助学院与渔墩村党建共建与人基地的平台,鼓励更多大学生青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和相关劳动实践中,用专业所长反哺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渔墩精神传承
实践团成员利用一天的时间分别在四团中学的爱心暑托班开展3D打印技术科普课,在渔墩村党群微家开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绘画活动。本次活动融入科技元素,以劳育促美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激发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的情感,树立争做时代新人的志向,也为实践团成员探索渔墩村大中小幼一体化劳动育人基地方案提供了积极的实践素材。
在爱心暑托班中,实践团结合机械工程与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安排了以渔墩村“手工打船文化”和“3D打印技术”为主题的科普课,不仅让原本遥不可及的科技前沿技术距离孩子们不再遥远,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渴求知识,探索创新的种子。在主题绘画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一边向青少年儿童宣传共产党建设过程中党员的优秀事迹,一边指导他们在草帽上进行绘画创作。在红色情怀的感召下,“萌娃”们纷纷提起画笔,专心致志地描绘心中对党和国家的美好愿景,展现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描绘毓秀渔墩蓝图
实践团的实践活动得到了渔墩村与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团与机械学院领导、渔墩村领导就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会议中,实践团成员围绕构建“毓秀渔墩”大中小幼劳动实践基地与自助型农家乐开发路径进行分析,总结并展示了文旅局访谈情况、调研问卷结果、文化墙初稿、两款农产品包装、水墨地图初稿等丰厚的实践成果。各位领导也对后期线上工作寄以期望。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站在大学生视角,挖掘更贴合当代青年人审美的乡村文化,进一步扩大渔墩村在青年人中的影响力。渔墩文化是多元的更是富有内涵的,需要发挥奉贤新城的发展优势,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不断传承。实践团成员作为“三区”融合中的一环,将努力发挥青年本领为渔墩村的建设添砖加瓦。
为期七日的渔墩之行中,实践团成员运用所学所识在田间地头上丈量梦想,在砥砺奋斗中激扬青春。通过采用线上问卷与线下考察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团从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深入调研渔墩村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基本确定渔墩多元文化发展方案。线下实践虽告一段落,线上工作才刚刚开始。实践团成员将继续进行后期设计,贯彻“大学校区-企业园区-村镇社区”三区融合的路线,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以东华学子之名,以当代青年之姿,助力乡村振兴和五大新城建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75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