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兰大学子三下乡:采访老党员,追寻红色足迹,感受先辈风骨

来源: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作者:文/熊兴宇 肖嘉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读起毛主席的诗句,仍觉荡气回肠,钦佩于红军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毛主席英雄豪迈伟人格局。为追寻红色足迹,回望历史,兰州大学赴韶山红色征途团队于8月21日来到娄底拜访在党五十六年老党员朱容初,倾听他的党员故事,感受先辈风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队员们一入门便感叹于朱容初老先生家中陈设之简朴。夏日炎炎,老先生不吹空调,靠一张凉席入眠,朴素而艰苦。朱老先生微笑着迎接了队员们的到来,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他却精神矍铄,身体硬朗。队员们坐在这个已有56年党龄的老党员身旁,听他慢慢回忆起了年轻的往事。朱容初于1964年元月入伍到青海省格尔木8063部队,在世界屋脊4千里风雪青藏线上当了4年半汽车兵。1968年选调到7845部队,同样是总后勤部的汽车团。在四川大山沟里搞大三线建设,一个叫062的绝密单位,下属是102。他在这一干就是13年半。神秘的102就是现在的长征公司,是长征运载火箭的总装厂。1981年底,朱老先生卸甲还乡转业到娄底市新华书店工作,2000年底退休,为党工作40年,现已年过八旬。队员们听他讲起这些往事,不禁为老一辈艰苦的工作环境,艰巨的工作任务,坚定不移的使命感责任感所震撼。

当被问起入党的原因和初心,朱容初眼神坚定,一丝不苟地答道:“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我要求入党的根本原因。入党的初心是要实现做一个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在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多出力,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听着老先生一口亲切的方言,队员们纷纷被鼓舞,将这话一字一句写在采访的笔记本上,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风雪四度春秋,建设十三有余。卸甲还乡尽余热,杖朝之年情愈浓。谈及入党后自己的变化,老人告诉我们,入党以后,多的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的头衔,更多的是一个严格精细的标准和一股推人上进的动力,这些都对青年时代及以后的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老人一边说着,一边开始细数入党后所得的种种荣誉,例如学习标兵、五好战士等等嘉奖,自豪之意溢于言表。

说及家庭,朱容初老人眼底愧疚之意明显,一间数十平米的老屋,家具看上去大多陈旧;上有老下有小,固然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和压力;舍小家为大家,未为其中人,不解其中意。听到这里,调研团成员们对于军属的敬意又深了几分,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双向奉献,才能拥有先国后家的深沉领悟!成员肖嘉惠由此想起一部关于毛主席的电影《毛泽东回韶山》,电影中一位军属的话令人印象深刻,她说:“我为革命只牺牲了一个人,而毛主席您为革命整整牺牲了六个人啊!”

问到老人最难忘的一件事,老人毫不犹豫地说起1969年应邀参加建国20周年大庆国庆观礼,后又在人民大会堂会议厅,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见到了周总理、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回想起那些往事,老人仍旧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当时这可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使我永生难忘。”听着老人的讲述,我们也随之心潮澎湃,是啊,这些只在教科书中听到过的名字,曾经也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革命家,存活于老一辈革命者回忆中的英雄形象,在新一代的脑海中栩栩如生,这或许就是革命精神的接力流传吧。

当问及老人的成就时,老人却谦虚地说道:“我是个很平凡的人,谈不上有什么成就。我在部队工作18年,先后在地方干了22年,做的都是基层领导工作。但不管是什么工作,我都尽心尽力干好。尽职尽责,努力干好,力求让领导让组织满意。大多数下属群众也都认为我是一个公正无私,关心群众勤勉工作的好领导,好党员,仅此而已。”调研员成员表示从老人这里学到很多: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无论身处社会的什么位置、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能忘记自身所背负的责任。

老人也提到,作为一名党员,党的基层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是职责使然,是每个党员都应该做到的。调研团队员们听到这里,再回想起老人的经历和他所展现出来的责任感,不禁在内心将老人视作榜样,视作努力的方向。

在采访的最后,采访队员向老人提出,想听听他对祖国的和年轻人的建议。老人如是说道:“我是个平凡人,但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就像儿子爱母亲一样爱的深沉。我曾到过祖国东西南北见证了飞速发展的城市、军营、学校、厂矿等等。这些都全使我心旷神怡,豪情万丈。转瞬间我已年过八旬,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遗憾的是我对祖国贡献的太少,祖国母亲对我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年轻人,大学生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你们一定要高举党的旗帜,奋斗在第2个百年征途上,望你们一定要爱祖国,二要强身体、三要读好书,个个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请你们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通过对老人的这一次采访,调研团成员们不仅仅了解了老人的生平,而且更是接过了老人手中的接力棒。成员朱浩林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然要以新中国的发展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有我们每一个青年都以国家事为己任,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5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滁院学子:美丽乡村守护者
滁州学院:打造“醉美”滁州小分队赴小岗村开展守卫乡村活动青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21年8…
关于“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的暑期社会实践
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关于学习“疫情防控知识”——进入平华社区实践8月20日上午,我自愿申请作为志愿者在平华社区进行为期一周的疫情防控暑期实践。距疫情爆发已经过去一年半,这期间,国家快速反应,地区政…
滁院学子:美丽乡村的守护者
滁州学院:打造“醉美”滁州小分队赴小岗村开展守卫乡村活动青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21年8…
走进乡村看小康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个暑假,我和我的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兰考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村深处,考察基层国情,见证祖国发展。我从小在城市长大,没怎么到过乡村,对于乡村…
三下乡感悟: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院“三下乡”的钟声已经敲响。为了帮助、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同学积极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我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奋力前行
近年来,我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农村产业繁荣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动能。7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暑期“你我携手,振兴乡村”社会实践团来到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西沟乡,开展了“深入乡村看…
有志青年实践队致敬建党百年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党自成立以来,历经艰苦奋斗、筚路蓝缕,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是坚定信念的必然要求,是学习先进模范榜样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新文艺浪潮的推动下,文创产品日渐风靡,越来越多的人因文创产…
传承红旗渠精神,践行新时代使命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力量。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年党史记我心,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团队成员在暑假期间,先后前往…
“三下乡”感悟:走乡村振兴道路,展现美丽大汪
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汪姓出徽州”的说法。作为与我们学院对接的乡镇,其中的大汪村就一直被不断提起,“美丽乡村”的说法很吸引人,一直觉得要亲自去看看,感受一下才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果然,此次…
“三下乡”感悟:闻名遐迩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槐林镇,全国最大的渔网生产基地,素有“渔网之乡”的美誉。无数的目光聚集在美誉上,又有谁能知道美称之下的艰辛,正如很少有人知道芭蕾舞者曼妙舞姿下的伤痕累累一般。此次前往槐林,我真正的看到了盛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