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已经全面脱贫,进入小康社会,这是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引与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就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上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低迷时,“三线建设”计划横空出世,指引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为了追寻那段艰苦岁月,传承和发扬三线精神,7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红色薪火再传实践队来到十堰山林深处访三线旧厂,寻三线老人,听三线故事,传三线精神。
十堰的三线旧厂之前大多为军工企业,因此在去往旧厂的路上,我一直对这神秘的三线旧厂充满好奇与憧憬。在来到十堰之前我从未听说过“三线建设”这个词,但从我跨进汽院之后就时不时听说“二汽建设”“三线建设”等词,因为汽院就是三线建设下二汽建设的产物。这也使我对三线建设时的故事以及那是诞生的“三线精神”充满了好奇。
在看到如今的三线旧厂时,我的心真的颤抖了,这就是先辈们宁愿放弃宁静安逸的生活,也要艰苦劳作、挥洒汗水的地方。虽然大部分被依旧修旧改成了研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仍然留下了一部分破败的旧厂房,让如今没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的我们还能细细感受到当时前辈们热火朝天的干劲与冲劲。我认为先辈们不服输、不放弃、敢为人先、坚守岗位、谦虚待人的精气神已经融入了这几座厂房中,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出来用以洗涤我们的灵魂,改变自己的精神风貌。想到自己平时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一点成功就沾沾自喜,做事三分钟热度,不想干办事,贪图享乐的样子就感到羞愧。
我认为我们之所以有如今这不为生存而发愁,能自在扬起嘴角享受生活的美好日子,真的是无数先辈用青春年华甚至一生来艰苦奋斗换来的;我认为既然我们生于盛世,就不能忘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更要牢记使命,肩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重任。有时我在大树下乘凉,享受着树下的阴凉不禁感叹到现在的我们真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看到这些旧厂,感受到老一辈人的精气神,我深感我们应该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为后人栽树、为后人造福,将三线精神融入到我们如今身处的时代,赋予其新的内涵传递给下一代,并嘱咐他们传承与创新不可分离,让三线精神适用于每个时代并焕发新的生机。
在准备离开时我们很幸运地遇见了几位在隧道里乘凉的“三线老人”。老人很惊奇还有年轻人对三线建设感兴趣,于是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当时的故事。“当时每天的工作量很多,说不累是骗人的,但没有那个工人放弃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当老人轻描淡写说出这句话时,我眼前浮现出当年他们挥洒汗水时的场景,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当时为了祖国经济发展不顾困难勇于奉献的坚定信念。看着眼前两鬓斑白的老人,他身上发散出来的那种面对困难不放弃不服输的气质,让我想到现在的很多青年,他们没有受到过时代洪流的锻炼,缺乏直面困难的勇气。我认为既然我们缺乏锻炼,那么就更应该让我们切身体会先辈们遗留下来的优良精神品质,凝练出敢与创新的“矛”与永不放弃的“盾”来面对之后可能遇到的困难险阻。
这次的三线旧厂之行让我对三线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三线精神中不惧艰苦,不怕困难,不放弃,敢奋斗的品质是当今许多青年所缺失的。找寻与宣传这些精神品质是我们实践团队的初衷,同样也是我加入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初心,我希望新时代的新青年能继承先辈优秀的精神意志,用于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三观,同时总结出符合新时代的新精神并将之传递给下一代,使一代强于一代,使中国的富强之路越走越坦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5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