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精神涵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的指引我国未来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两者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我国软实力的提升,有力地推进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
一、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它是一种德,这种德,是大德,是国家的德,同时也是社会的德,还是个人的德。国家没有德是不能兴的,一个人没有德,是不能立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二者的内在联系?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历史维度看,它们是源与流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民族价值观;第二,从现实维度看,它们是中国现代性的共同构成成份;第三,从发展的维度看,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两大价值体系具有深度融合的趋势与可能。
1.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绵数千年,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构成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自觉坚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深入阐发其时代价值。
2.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继承传统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更加有效的关照现实才有意义。孝道、诚信、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层面最基本的价值范畴,历经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文化变迁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召力。我们要深入挖掘和自觉传承这些道德理念,积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河洛地区文化积淀厚重,历代名家辈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是我国哲学的开端。伏羲在河洛得河图而作八卦,《周易》的发展大多也在河洛完成,文王为《易》之卦辞,周公为爻辞,开辟了我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易学。儒学、道学、佛学等均源起于河洛。周公营建雒邑,并在洛邑“制礼作乐”,创立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以致孔子“入周问礼”,历代儒家尊周公为“元圣”;老子久居洛阳,是东周王室的“柱下史”,即管理图书的官吏,他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后人又奉他为道教的鼻祖。除此之外,这里也是少林拳,太极拳,轨迹拳,苌家拳的发源地……
因此,豫乡文化振兴团5人于2021年7月7日-7月9日前往洛阳地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第一天,团队前往洛阳市老城区,参观洛邑古城、十字街、应天门,次日继续参观洛阳民俗博物馆、契约文书博物馆和匾额博物馆,同时参观了位于契约文书博物馆内的中原地区民俗节日展览,深入了解河洛文化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从中感受河洛文化底蕴。第三天,团队成员乘车前往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重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基层宣讲、全民阅读、文化普及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前往位于村内的洛阳剪纸文化艺术馆,探寻我国剪纸国粹的文化渊源,之后与老艺术家一起进行剪纸实践,以实际行动传承国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6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