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4天,此次“见微知著”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较为成功。项目主要调查方向为目前家庭用筷上的细菌及主要致病菌的残留量对人群造成的潜在健康威胁,通过调查筷子材质、使用情况、存放情况、清洗方式、地域差异对家用筷子上残留细菌和主要致病菌多少的影响,为今后居民合理使用家用筷子提供意见和建议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使用筷子所致的疾患发生率,为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尽可能在有限时间内实现社会实践的最大价值,团队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计划。
第一步:采样实验,站稳脚跟
团队计划于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附近居民区进行筷子采样工作,采样的同时记录每户筷子使用的基本情况。按照国家标准对筷子各项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与记录。同时,团队也会进行公筷使用的对比实验,以检验公筷使用的卫生性。
第二步:调研分析,昂首迈进
团队依据相关文献及实验数据为基础,制作调研问卷,对人群对于卫生用筷的了解程度,风险意识,及筷子使用的客观情况进行调查。依托SAS平台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相关报告。得出一般性结论,助力卫生安全的防护。
第三步:健康宣传,惠及大众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积极在各个平台上发布新闻稿和相关科普,扩大项目影响力和社会意义。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和实验数据,团队将设计和印制家庭用筷卫生宣传册,并在实践期间或结束后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
在短短的十多天内,团队成员做到了三位一体,齐头并进。我们顺利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西村居民区采集540支筷子样品进行了微生物检验。发现家庭用筷的微生物检出情况不容乐观,大肠杆菌致病菌的总检出率高,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危害。不少家庭没有意识到筷子清洁卫生的重要性,在筷子的使用上存在着十分不合理的现象。随后,为了对公筷卫生性进行简单验证,团队四人一组就餐实验,发现公筷就餐与不使用公筷就餐,餐后菜品检测出的菌落数可相差十倍。结合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先前的文献,小组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家庭使用筷子的习惯与对公筷的认知度并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家庭都使用竹制和木制的筷子。这类材质的筷子天然健康,但也容易成为细菌和霉菌生长的“安全小屋”。较好的是,大部分家庭能够做到基本的半年内更换筷子,定期清洗,消毒等。这些措施都能够很大程度消除筷子所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但也存在不少家庭有着筷子“超期服役”、清洗消毒不勤快的问题,这就为疾病的传播打开了一条方便的大路,需要引起每一个家庭的重视!同时,在对公筷认知度及认可度调研部分中,团队发现公筷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也有不少家庭在家庭就餐和外出就餐时使用公筷。但总体而言,公筷的普及程度仍然不够,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宣传,努力提升群众对公筷的认可度。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期,切不可为了面子人情或贪图方便而将自身的健康悬于悬崖之上!最后,小组也依据文献和调查所得的情况针对性地制作了《筷与健康》宣传单,科普了正确更换、保存、清洗筷子的方式并进行了通俗易懂的分析,希望能够将小组的成果努力散播!
此次社会实践圆满结束,不仅得益于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办事高效,而且实践内容实验调研宣传三位一体,我们成功得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和合理建议,形成了具体报告。公行天下,卫戍健康,在踏入公共卫生学院之时,社会的健康已然成为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们也将秉承初心,砥砺前行,真正做到见微知著,健康一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7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