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行程万里寻故事,饮水思源传遗志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 作者:张哲轩

(通讯员 张哲轩 唐欣雨 )

行程万里寻故事,饮水思源传遗志。2020年5月—2021年8月,为保护利用好江苏红色文化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发挥好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徐州工程学院成立“百年风华青春筑梦”团队,赶赴江苏各市100处红色景点进行长达15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创新挖掘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精神,提炼、创新新时代江苏红色革命精神,研究打造江苏红色文化资源IP的途径和策略。

红色故事是我党我军优良革命传统的生动阐释,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讲好红色故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研究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扬当代大学生“行于时代先列,勇担栋梁之责”之精神,着眼江苏红色遗址的红色故事传承状况,整合、研究、推介江苏红色故事,深挖这些故事的精髓要义,揭示其时代价值,使江苏红色文化精神释放出“乘法效应”,让其在故事中鲜活起来,成为我们身边烟火气息浓厚的日常。

讲好红色故事、推介红色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把更多更好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是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故事下社区,助力素质提升

团队定期开展故事下社区系列活动,采用故事宣讲、朗诵、表演、比赛等形式,紧扣“学党史、悟思想”主题,在活动中重温党史,讴歌英雄人物,抒发爱国情怀,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助力素质提升。

(二)借助融媒载体,扩大传播效应

团队精心设计故事脚本,并在此基础上制作短视频,目前已经完成包括“隐秘而伟大的无名英雄精神”等在内的部分视频的制作,播放效果良好,受到观看者的一致好评。后续的计划是继续整合、打造一批相关故事品牌,利用电台、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借助融媒载体,两微一端,提升江苏红色故事的知名度,让红色故事插上声光电的翅膀,从纸上到指尖,跨越时空,实时共享。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学校、机关和各行各业,借助融媒载体,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精神塑造。

项目组微信宣传推送

一百年岁月洗礼,一百年初心如磐。一叶小小红船自嘉兴南湖扬帆起航,一点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成燎原之势。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立足当下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愈感吾辈责任之重大。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值觉醒年代,当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8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宣讲活动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 徐善航 阚鑫宇 朱珂琪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跃源而归-河海大学回校宣讲活动

河海大学的优秀学长学姐们回到母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宝贵的高考经验和大学生活分享。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宣讲活动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

“蛇舞新春 面塑新韵”——一场指尖上的传统新春奇遇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营造蛇年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曲阜师范…

陶塑——妙琢泥土成佳韵

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文明不息”社会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拜访陶塑手艺人,切真地了解了…

“鸢舞潍坊”—共绘春日新图景

风筝,自古以来便是天空的诗篇,是自由与梦想的使者,寓意着高远的志向与无限的希望。在潍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风筝艺术历经…

最新发布

[大地丰碑]——自主创业,带动经济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进时代“叶开兵先生创业的时间正好处于八十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进入第二个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而在这之前叶开兵先生还并没有创业的计划,正是这个改革开放…
疫情防控中的爱和坚守
只要有爱,所有美好,会如约而至。2021年七月随着江苏疫情的反弹,让本缓和的疫情局势再次严峻起来,而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群人,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安稳放心,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高温下坚守岗位,为居民们默…
助力疫苗接种,巩固防控成果
近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岳阳市云溪区泾港村国情观察实践团开展的线下实地调研任务已经完成。一周以来,调研团队往上到镇政府了解了整个镇疫苗接种的具体情况,获取了有关疫苗接种的相关一手资料,向泾…
走进非遗,传承接力——运河基因调研团赴济宁市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增强对济宁市非遗的了解,在对历史的优良传承中进一步创新发展从而丰富文化多样性,运河基因调研团选取了济宁市作为重要调研地之一。经过两周的线上筹划后,8月26日,运河基因调研团成员在济宁市展开实践…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志愿服务团志愿进行中
近日,由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主要承办的“微瑞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总决赛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双创学院举办。本次大赛采取“学生线上参赛,专家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开幕式与闭幕式…
防疫宣传走近田间地头,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在7月26号,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岳阳市云溪区泾港村国情观察实践团去往到了泾港村村民服务中心进行访谈调研并了解到了村内疫苗接种的大致情况之后,在7月27号,团队六人共分为了两组,每组安排一位本地懂方…
照不出阴影又如何 ——读《局外人》有感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任何一个在母亲的葬礼上不哭的人,都有被判处死刑的危险。”这是阿尔贝·加缪在《局外人》标题下写下的一行文字,也是吸引我读这本书的直接缘由。一开始我并不了解这句话是什么,只觉得…
实践心得——郑天宇
一天的社会实践,因为个人原因仅仅参加了一天的活动,时间虽短,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有很多的收获:1、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这四天的时间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
“微瑞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闭幕式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举行
8月27日,由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主要承办的“微瑞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决赛的闭幕式在崂山校区举行,在今天将宣布此次“微瑞杯”决赛的结果及对获奖队伍,优秀组织进行嘉奖。我们志愿者协…
愿我这涓滴乡土水,汇归大海洋——读《乡土中国》有感
在正式开始读书之前,我曾听好友介绍过她在豆瓣上看到的对《乡土中国》的书评:“《乡土中国》是一本很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因为很难一遍看懂”。当时我还不以为意,但当我真正开始翻开这本书,从目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