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榜样人物在身边,师魂精神心中传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孟相仲

(本网讯 通讯员 孟相仲)走进襄阳,走进南漳,第一次踏入肖堰完全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四层高的教学楼,在沿途最高不过三层楼的小镇上,这样一栋教学楼,多少令我有些震撼。“欢迎各位志愿者”肖堰完全小学校长赵荣华浑厚的声音将我拉回了现实,也让我对大山深处的校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带着疑惑我打开了电脑,输入搜索内容“赵荣华”,一句“我要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射入了我的眼睛,刺入了我的内心。还记得那是刚上大学时,在老师的推荐下曾拜读过于永正先生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在深入学习了赵荣华老师的事迹后,我觉得赵荣华老师就像一本活行走的书,让我对“师魂”有了更深的认识。

心中有教育,强学重教促学优

在肖堰中学任教期间,赵荣华老师连续13年教九年级数学,次次中考综合指数、上重点高中人数均位居全镇榜首;从教20年来,赵荣华共有百余篇论文获省市奖励。特别是2015年教育部启动“一师一优课,一科一名师”活动,赵荣华带领高峰完全小学15名教师,在“三通两平台”上晒课38365节。连续三年蝉联湖北省首位,成为“晒课名校”。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根本在于教好一门课,做一个具有学科专业素养的老师。在知识技能上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做到到深刻、独到、广博,对于课本上的知识要做到思路清晰,逻辑顺畅,深入浅出,对课本外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旁征博引,充分展现出现教师 “知识”的气质与光芒,拓展学生的知识边界,让他们真正有获得感,真正的学有所得。教师不光要通过学习变得 “腹有诗书气自华”,还要能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们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我。同时,更要学会采用 “有趣”的方法把智慧传递给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成绩。

心中有情怀,搭起学生求学梦

2015年3月,赵荣华调入高峰完全小学任教,恶劣的环境严重制约着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他迅速组织教职工深入辖区6个村家访,了解学生入学情况;争取相关部门和村民支持,筹集资金30万元,新建了一所幼儿园。同时,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建操场、改扩建食堂、修厕所,让山里娃能够安心在本地就学;他还为三所山区学校募了总价值十万余元的全自动化抽水设备,让2000余名师生用上了自来水。

当年与赵荣华老师一同参加工作的不是跳槽了就是进城了,唯有他工作的地方离城市越来越远。我想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还要讲情怀,情怀不仅仅是家乡情结,也是对人文情怀的坚持,是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关切和追求。人文情怀是一个人、 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是一个人有温度、有内涵的直接体现,这种情怀的外在体现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老师让学生喜欢的直接表现。正如杜威所言,教师“应当在公众意见的形成中承担起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责任”,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价值观的存在,做一个真正的人。

心中有学生,筑牢学生心理关

班上的小明(化名)是一名孤儿,性格孤僻。偶然一次家访,赵荣华看见一位和小明长得很像的妇女。经过四处打听,了解到这位妇女就是小明的亲生母亲。几经周折,他安排了母子见面。虽然小明母亲的生活也过的十分艰难,但还是给孩子买了一套衣服,一双鞋子,小明第一次感受到了母爱。自那之后,虽然小明在学习上变得更加主动,在班上也不再是沉默寡言了,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成绩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何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不仅要抓学习,更要抓心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找准问题,刨根问底,因材施教。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丰富,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问题,往往比单纯的催促他的学习更为重要。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文字的力量有穷尽之时,但行动给人的力量确是无穷无尽的,给人的精神往往能带来更深的影响,如何用行动去感召人,用行动去教育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学相长的古训我会始终铭记。

榜样在我身边,师魂精神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么简单。真正的大师尚且永怀学徒之心,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在未来的生活工作当中,我将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9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倡导全民阅读,促进文明和谐”暑期实践感悟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倡导全民阅读,促进文明和谐”团队在杜宏宇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抱着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愿望,参加了本次社会实…
湖北学子三下乡: 老师!你好!
(本网讯通讯员孟相仲)“小呀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伴随着熟悉的起床铃声,支教生活已经来到了第五天。走在校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和我打招呼——“老师好!”微笑着给予孩子们回应的同时,我也会在心…
湖北学习三下乡: 圈点勾画大学问,批改作业新思考
(本网讯通讯员孟相仲)二六十八,你们看,又一个这样的学生。”在这几天的工作中像这样的言语总从老师们口中说出来。可以说批改作业一直是日常工作中最令我们头疼的部分,学生们千奇百怪的回答真是让人又气…
追寻点亮心灯的传统文化
为了探寻传统文化的奥秘,深入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在各类人群中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最终使传统文化更好保留下来并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让城市宏观规划与市民微观利…
飞翔进社区暑期社会实践
为弘扬我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飞翔队在暑期7月8日进行了进社区活动。他们帮助老人了解智能手机的使用,让老人们也与时俱进。飞翔队的同学们在社区对老人进行了智能手机使用的宣讲,用各种浅显易懂的图文…
探寻点亮心灯的传统文化
为了探寻传统文化的奥秘,深入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在各类人群中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最终使传统文化更好保留下来并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让城市宏观规划与市民微观利…
发掘文化底蕴
体悟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暑假期间,积极挖掘家乡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遗产。我的家乡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因其在沭水之阳而得名。历史悠久,西汉时,境内始…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光盘致敬,缅怀袁老
本网讯(通讯员薛佳)为了响应党中央“光盘行动”的号召,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7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完全小学分队的志愿者带领学生在学校食堂开展光盘行动。“谁知盘中餐,粒…
缅怀革命先辈,学习先辈精神
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种精神——不悔。我们的先烈们就有这样的不悔,不悔为革命的付出。所以,他们理应受到敬仰!2021年6月29日,“打卡”陕南红色足迹,打造生态旅游品牌——陕西理工大学…
缅怀革命先辈,学习先烈精神
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种精神——不悔。我们的先烈们就有这样的不悔,不悔为革命的付出。所以,他们理应受到敬仰!2021年6月29日,“打卡”陕南红色足迹,打造生态旅游品牌——陕西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