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通大学学子开展“钟楼红旗说历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南通大学 作者:范许文

为了传播南通钟楼的历史由来,让大家深切怀念曾经发生在通城的红色故事和精神,追寻革命先辈足迹,将牢记使命铭记于心,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钟楼红旗说历史,水利枢纽忆艰辛”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6日开始赴南通市钟楼广场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

在做前期材料时,小分队成员考虑到了宣讲人群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应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或游客,志愿者制定了两套不同的宣讲材料。如果受众是外来游客的话,志愿者将进行对钟楼历史的宣讲,带领他们探索钟楼内部,让大家更深一层次了解通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如果受众是当地居民,则以更形象的红色人物故事来唤起大家对通城的情感,增强自己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通过采访他们,了解钟楼这个红色地标在他们心中的象征意义,探索其城市印象。

南通钟楼是南通城市的象征,志愿者充分意识到南通钟楼对通城的标志性作用和精神力量,1949年2月2日,一面鲜艳的红旗插上市中心钟楼的顶端,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东吊桥进入南通城,标志着南通城市的解放,历尽沧桑的千年古城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南通全境宣告解放。钟楼由谯楼和前面的钟楼构成,谯楼在元代建成,钟楼为张謇建立。志愿者吴驿考虑到青年学生对钟楼发展的由来印象模糊,以时间顺序宣讲了钟楼的建设过程、钟楼背后的人物故事和它对通城解放的红色意义。让青年学子深刻了解到通城解放的光辉历史和复兴的荣耀之路,感悟到党和人民对初心使命的执着坚守。青年志愿者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此外,小分队成员们也非常重视宣讲红色人物和红色事迹,力求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把往昔故事清楚地呈现在钟楼实地,带大家重新回忆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走进那个热血澎湃的时代,以唤起人们更饱满的精神,让大家在新时代里坚守初心,不忘使命。

本次宣讲还特别注重探索南通市民对钟楼的印象,第一次宣讲并没有顺利地采访到一些本地市民,考虑到去的时间是中午,大部分市民可能在午休,第二次活动小分队成员提早到达钟楼广场,对周边进行晨练的人和通勤的人进行相关采访,希望从老一辈人口中听到不一样的红色故事,探寻这个红色地标对他们的意义。志愿者张怡和严嘉洁采访了晨练的老人,他们分享了钟楼几次建设的过程和解放岁月那段光辉历史,并且详细向志愿者们诉说了南通市民对钟楼的印象,这是这座城的标志,让同城人铭记住了那一段艰苦岁月,也提醒着大家记住那些革命先辈的形象,鼓舞着自己不断前行,希望年轻一代们能为通城的发展做出贡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也为志愿者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的最佳平台,更好地锻炼队员们的语言组织,社会交往等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前期共同商讨实践方案,制定宣讲内容,增强了分队成员间的合作能力;通过在烈日下坚持宣讲,磨练了队员们的意志能力;通过采访路人,加强了大家沟通交流、随机应变的能力。鼓励青年学子们勤奋学习,为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而奋斗不息。

“钟楼红旗说历史,水利枢纽忆艰辛”赴南通钟楼暑期志愿服务的成功举办,积极响应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俊怀对团队师生提出的周密部署,严格管理,学以致用,脚踏实地、勇担时代使命的要求。讲述红色故事,回顾百年历史,这次实践活动传播了南通钟楼的历史由来,让大家深切怀念曾经发生在通城的红色故事和精神,人们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增强了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追忆历史,牢记使命。与此同时,青年大学生也更加坚定了自身的革命信仰与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缅怀先辈,忆苦思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9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山间清风,午后阳光
我们在这里唱着最美的歌谣,描绘着最生动欢乐的图卷,笑声仿佛永远定格在这个闲暇的午后、铺满阳光的院落。平日上课时,孩子们大多数的时间都呆在教室里。为了让这个暑期夏令营更加丰富难忘,一场趣味运动会…
“心夏乡”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农村闲置宅基地改革利用问题的总结报告
学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作者:饶倩摘要: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农村宅基地和住房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
短歌行调研队开展对垃圾焚烧炉零件制作的调研活动
8月22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短歌行社会实践队成员袁靖杰、孙旖二人,前往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活动。在三峰公司江工程师的带领下,认真参观了机房零件加工工序与垃圾焚烧炉组…
学子三下乡探索宅基地的奥秘
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刻不容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工作、生活,大量农村宅基地和农房闲置。资料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9亿人,全国农村至少有7000万套闲置房屋,闲置宅基地面积达3000万亩左…
积极培育职业农民,振兴乡村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8月25日,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对陕西省宝鸡市职业农民协会会长就乡村振兴有关问题进行专访,了解到基层党组织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的人才保障措施。据宝鸡市职业农民协会介…
知行合一,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目标之一就是盘活农村闲置用地这笔财富。这也意味着几十年来形成的集体所有、无偿分给农户占有使用的宅基地权利,由两权细化成了三权。如今这项改革正在持…
让长征精神走进你我的心
7月31日,西南石油大学助学励志协会蒲公英支教队在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白杨槽村举办“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主题活动,旨在学习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力和爱国主义…
山东学子助力家乡非遗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华夏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统文化内蕴人、物、事、魂,唯有将人、物、事展现…
探索宅基地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2007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农化”趋势呈加速上升态势,长期的“人地分离”导致了大量宅基地闲置,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
欢乐竞技,寓教于乐,挥洒青春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创造欢乐。加油声、欢呼声从校园中传到白杨槽村的每一角落。7月21日上午,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区苏坝镇白杨槽村,西南石油大学助学励志协会蒲公英支教队队员组织孩子们举行了一场趣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