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饶倩
摘要: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农村宅基地和住房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对于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工作、生活,大量农村宅基地和农房闲置。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刻不容缓。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改革、乡村振兴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农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人力资源也会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地方流动;此外,当代年轻人也大多是愿意过城市生活这必然会导致乡村衰落。但与此同时,中国又希望让农村跟得上现代化的整体步伐,不出现系统性衰落,所以需要寻找一些对冲力量。这其中就包括积极进行农村各项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发展优质农业,通过电商等新的业态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搞一些休闲、观光农业等。这会使得一部分年轻人逐渐变得愿意返乡回乡甚至下乡,而这一部分新乡人群体不断涌现后,他们需要在农村有一定的居住空间。中央之所以在近两年内提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正是适应了这种人口双向流动的新趋势。现今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权利被划分为三权,即集体所有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权(与承包权类似),以及在此资格权上派生出来的使用权。通过“三权分置”,宅基地的资格权与使用权分离,可通过集体经济组织联营或与外来工商资本合作的方式进行改造、发展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采用这些方式进行改革,既不会对现行宅基地制度产生大的冲击,又能满足各方面新的合理需求,找到利益交汇的共通点或说通道。为了深入探究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等各种制度的改革落实情况,我们“心夏乡”小队来到十堰郧西天河口村开展调研活动,深入了解村庄闲置宅基地的现状以及改革开发情况。
(二)精心部署,全面策划
为确保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学院为各个实践团队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动员会,针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事宜为同学答疑解难,并提供帮助,发放介绍信以便日后与相关领导干部沟通交流,为我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把此次“三下乡”活动做好,“心夏乡”暑期社会实践小队成员们也作了充分的准备。首先队员们通过网络充分了解了调研地的民风民情,并且团队成员经过反复讨论斟酌为此次调研的课题确定制作了大量调查问卷,针对有关宅基地改革主题搜集并阅读了大量且详尽的相关论文,以便我们更好的理解宅基地改革的意义,并且更方便团队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和宣传国家有关宅基地的相关政策,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时事。在正式下乡调研前,队长对团队成员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相关经验的交流,更坚定了团队调研的信心与目标。
(三) 认真调研,诚心沟通
7月7日早晨,“心夏乡”团队成员到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牛首镇花园村。因为来之前,团队事先通过关系与村委领导相关人员取得联系,说明了来意,所以当队员一来到村口就看到村委领导十分热情的来迎接我们。村如其名,是一个梦中花园的模样,鲜花、石径、长廊、池塘,古亭相互映衬……走到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白墙黛瓦整体划一的农房。道路宽阔清洁,路口的匾额上写着“林家营”三个大字,行至荷花池畔,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村委领导将我们带到了村里的一所民宿,安排我们住了下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心夏乡”社会实践小队围绕宅基地改革开发利用问题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调研成果。
1..深入生活 感悟国情
我们来到乡村,感受生活。村里的巨大变化大家看在眼里,也惊叹不已。村道白改黑,听村里的叔叔阿姨说,以前村里的道路很窄,最宽的地方只有2.5米,鸡鸭散养在村道上,居住环境十分脏乱。现在村道白改黑,村里的地面,不仅干净整洁,步行道上还铺设了石板路,就算最窄的路如今也有3.5米;同时,为了兼顾实用性和美观度,村里还建起了“一米菜园”,也成为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新建的乡村文化广场建设和主题公园格外热闹,夕阳西下时渐渐的人就多了起来,music整起,爷爷奶奶开始唱歌跳舞,好不热闹,就算是如今的大夏天也不减热情,茶余饭后聊聊闲天也是一种莫大的快乐。一位党员爷爷的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他说村民的根就是宅基地,个人占的宅基地多或少对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来说都是损失。宅基地改革是大势所趋,按国家政策办事,这样才是民心所向,同时他还谈到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涉及群众集体利益,文化娱乐场所的建设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明,也能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是啊!宅基地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满足村民的心愿,才能实现宅基地的价值,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啊!
2.调研分析 听见民声
我们最后在路上还偶遇了一位武汉科技大学的学生,在听到我们团队是进行有关于宅基地改革利用的有关调研以后,她也十分配合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谈了一下她的想法。她认为,村里还可以扩建一些基础文化娱乐设施,虽然本村的文化娱乐场所相对于其他村来说是比较丰富的,但是还是有欠缺,如图书馆以及村里自习室,她的想法是能否腾出一块集体所有的宅基地用来建设专供村民进行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地方,方便放假在家的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氛围,同时也能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适应社会需求,还可以利用闲置宅基地做一些新兴产业,如建立村里的电商平台,这样也能为村里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村里还有许多留守的老人及年轻人,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外出工作,这样也可以提高村里的劳动就业率。一些在大城市奋斗的人,通过努力成为了城市的一员,但却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文化,而对于更多的竞争失败的人,回不去的家乡,也成为心底的痛。不如离城返乡,与亲朋好友共度时光。乡村宅基地的有效回收与利用,也能够让空巢老人们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花园村所看见的景象,道路宽敞整洁,乡村经济发展很好。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饶倩 供
(四)数据分析
农村宅基地以自然院落为主,布局分散,30户以下的自然村分布普遍,村里人均宅基地0.59亩,户均2.22亩,宅基地超面积的50.82%;“空心村”“一户多宅”现象严重,村庄盲目扩张.农民新建房屋不断向村外扩展,导致村内旧宅大量空置,农民建新房不拆旧房、不退原宅基地,多处占地建房.通过我们对该村的数据调查得知,2002年住宅空置面积占2.15%,一户多宅占1.5%;同时数据分析调查,农民迁出农村后,54.8%的农民反映其房屋被闲置,出租和转让房屋的占被调查者的14.1%和23.5%.
(五)调研地宅基地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是宅基地取得和分配上存在问题,规划和计划落实不够,导致农村宅基地布局散乱,宅基地分配有时得不到保障;花园村虽然在宅基地改革利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乡村经济发展的很不错,但是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村里的宅基地分配十分不均,并且原先的宅基地规划建设的也不是很好,布局也是比较散落的,村里的管理在之前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虽然现在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还是需要引以为鉴。
二是在宅基地管理上对节约集约用地促进不够,导致粗放利用,存在一户多宅、超标占地的情况;花园村由于原先的一户多宅的问题相当严重,导致村里的集体建设用地十分断缺,并且影响到了整个花园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村委领导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与村民进行沟通后,并且带头将自己多余的宅基地拿出来用做集体建设,村民才改变了原来多占多的的想法,将多余的宅基地用做集体建设进行开发利用。
三是在宅基地用益物权上保障不足和权能不足并存。一方面,宅基地被实际赋予的权能还不够,目前只有使用的权利,因此也出现了超越权能的问题,比如乱出租、违章搭盖等。另一方面,在一些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对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不足等。通过走访发现由于之前缺少宅基地改革经验,造成了不少村民宅基地用益物权受到损害的情况,村民也希望进一步的完善相关机制,保障自己的权利。
四、政府资金投入大。农民出于传统观念以及房屋产权保护意识,不愿轻易自行退出闲置宅基地,如果退出,必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这部分补偿资金如何解决,是制约宅基地退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解决方案
1.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必须坚持统筹优化完善政策规划体系。尽快形成镇村建设规划体系,全面组织.实施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保留村庄组团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划、保留村庄综合整治控制性(修建性)详规、村级工业用地整合优化规划等规划的编制(修编) 工作。确保规划建设的相对统- -,道路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涉及到规划调整的要提前谋划,尽量-步到位,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同时着力推进“多规合一”,努力做到各项规划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尽快出台综合整治村庄宅基地的管理意见,促使全市区域的宅基地管理都能有法可依并根据分类区别对待。
2.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未来,可探索把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进行整体打包,纳入政策性银行特惠政策的途径;积极尝试商品房回购、货币化安置等办法,多措并举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并深入探索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组建业主委员会、推行居住地管理等方式全面提高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集镇承载和集聚能力,有效推动农民居住自愿向集镇集中。
3.引导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在引导农民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镇) 集聚、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应尊重农民意愿。村庄改造和社区建设是现阶段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两种方式,但是要防止急躁冒进,大拆大建。农村宅基地退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应与经济成长阶段、产业升级、城市提供稳定就业机会程度等相适应,与进城农民能否在城市体面安居等情况相衔接,让农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韩俊.关于论文范文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土地政策解读.2008.
[2]黄发儒.宅基地管理方式亟待创新[J].中国土地,2008,(11):54-55
[3]胡进安;何铁城;杜建国.湖南省农村宅基地使用和管理初探[J].国土资源导刊,2004. (5)6-9
[4]夏锋、张娟.农民期盼: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J].中国土地,2008,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9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