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言:“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殷殷话语,重若千钧!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护,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自觉,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是事关文化传承的千年大事。走进齐故都,探考齐遗产,探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齐文化滥觞。今夏,齐文化记录保护实践队走进山东淄博临淄,围绕“齐文化记录与保护”的实践课题,在这座历史名城循着千年真迹,进一步探求化齐文化记录与保护方式的现代化发展。
7月21日,实践队前往临淄,首先,他们来到齐国故城3号排水道口,深切感受了两千多年前齐国先民的匠心与智慧,深切领悟了齐文化务实、创新的精神和统筹兼顾的思维方式。接着,他们又来到了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垣交界处,通过现场观察层层城墙夯土,领略了历史的厚重感。实践队成员禁不住为祖先的勤劳智慧大声叫好,为劳动创造之美啧啧称赞。接着,实践队前往齐文化博物馆,实践队成员向文保工作者请教相关问题,就实践队的性质和任务、本地文虎保护的形式及其历史和现实背景,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和交流。接待实践队的讲解员告诉成员们,要研究这块碑,就要结合作者的身份和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就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正所谓“知人论世”。之后,实践队了解了石碑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了解了保护这块石碑的意义,了解了当前齐文化遗产的主要记录与保护手段。经过学习交流,实践队了解了许多齐国故都的历史故事和多年来齐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整修变化,对部分文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记录,并提出了对古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模保护的建议,得到了博物馆管理人员的赞扬,肯定了文化遗产保护要有长远眼光的精神。
本次实践,不仅仅是对齐文化的一次溯源和理解,更是结合自身知识,探求齐文化记录与保护措施,并由此培养实践队队员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保护的自觉。相信这一次实践活动能真正做到让文化“活起来”,宣传优秀齐文化遗产,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火炬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论如何能管住学生严师出高徒,向来是许多老师的教学标签。以前的我对此很不以为然,而现在却十分赞同。经过这次的三下乡之旅,我深深地了解到“严”是真的会出“高徒”。而我……
杨海婷 岭南师范学院1号种子实践队查看全文 >>
收获感动,潛然泪别导语:7月12号,无论是天气还是人们的精神面貌,都显得与以往不同。距离7月2号刚开始,不知不觉已到离别。今天,小老师不再有课堂上的执手相教,学生们也不再变得叛逆。……
叶洁玲 岭南师范学院1号种子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一次心灵的体验作者:杨海婷 来源:1号种子实践队伴随着孩子们天真的歌声,我们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就这样结束了。回顾那段日子,我感慨良多,因为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
杨海婷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准备就绪,活力迎“彩”导语:今天是7月11日,是距离12号汇演的前一天。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即将接近尾声。那么今天,1号种子实践队即将进行彩排演练,是展现……
叶洁玲 查看全文 >>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我们开始慢慢地习惯了这里的教学环境,同学们也似乎开始把我们当成老师一样尊敬,从一开始的一声声“哥哥”,&ldqu……
杨海婷 查看全文 >>
关注孩子成长,成就美好人生“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今天终于乌云散开,阳光普照,天气怡人。奇怪的是,我们的心情也好似天气一般顿时由低沉郁闷转变为高涨开怀,就这样,我开……
杨海婷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风雨过后总迎彩虹。 经历几天的倾盆大雨的冲洗,今天7月5日终于迎来了晴朗的一天。伴随着1号种子队调研组的行程安排,今天我们即将前往小朋友们家里进行家访及问卷调查。……
叶洁玲 岭南师范学院1号种子实践队查看全文 >>
1号种子实践队系列报道之二快乐剪纸,感恩同行导语:今天是7月4日星期二,连续几天的大雨,使得我们的衣服迟迟未干,但小朋友们前来报道的人数从未递减。今天我们一号种子实践队第四年级……
叶洁玲 岭南师范学院1号种子实践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