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大学子三下乡:小小马铃薯,撬动乡村大振兴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 作者:王辉 郑新彦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在山东省《2020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中,滕州市被列为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其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更是典型案例。山东大学(威海)禾汉调研团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县域经济对乡村振兴重要作用的研究,团队成员通过搜索资料了解到,滕州市围绕产业、人才、组织、文化、生态五大方面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振兴中,滕州市有着“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称号,界河镇更是滕州市马铃薯主产区。为探究界河镇土地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模式,8月10日,禾汉调研团枣庄支队前往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开展访谈和实地调研。

8月10日上午,团队成员郑新彦、王辉来到界河镇人民政府,同农业办公室主任胡继东进行交谈。

把握主心骨,牢抓马铃薯产业!

在与胡主任的访谈交流中,团队了解到,界河镇有30余年的土豆种植历史,开创了滕州市土豆种植的先河。在群众的不断摸索与当地政府的齐心协助下,界河镇将马铃薯作为一个品牌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主任向团队介绍到,界河镇马铃薯种植采取精耕细作的种植模式,从购买薯种、种植到最后的土豆销售都形成了特色的“界河模式”。

对于薯种,当地农民一方面向全国购买优质、适宜当地种植的薯种,另一方面,自己成立土豆育种基地培育新型薯种,在源头上保障提质、增产。

在土豆种植上,界河镇每年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约13万亩,春季7万亩、秋季6万亩左右,年产量能达到每亩地平均6千斤,主要采取“两薯一粮”套种模式。当地采取三膜种植,春季可以比其他地方的马铃薯提前十天上市,具有价格高、费用低低优势,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另外,当地加大土豆种植的技术投入,种植期间面向农民开展知识培训“田间课题”、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田间指导,切实保障土豆种植质量。

在土豆销售上,家家户户建冷库,根据市场价格高价卖出、低价存储,牢牢把土豆销售的话语权掌握在农民自己手中。随着马铃薯质量的上升,土豆销售模式逐渐从农业站收购转变为如今的经销商上田包地头,马铃薯整片收购,界河镇的马铃薯再也不愁销路了!

紧靠产业振兴,推动全面振兴!

“界河无界,土豆不土”是界河镇最为特色的马铃薯品牌标语,胡主任向团队介绍,界河紧紧靠住马铃薯产业并充分利用其带动作用,促进当地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瞄准全面振兴。在一年一度的马铃薯节上,有评选薯王、农户间经验交流、经销商采购签约等系列活动,同时还打造当地特色土豆文化馆、马铃薯主题公园。其中,土豆文化馆是全国首家以马铃薯文化为主题的展馆,还专门选编了《土豆论语》,创作了《土豆之歌》。界河镇真正做到了把土豆发展历史、土豆产品和文化结合起来,以文化塑造商品、提升价值、增强竞争力,不仅推动了界河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还为文化振兴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之后,胡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高标准农田、马铃薯育种中心、马铃薯储存冷库等。团队成员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发展,界河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马铃薯产业链。

在与界河镇农技站孔站长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界河镇先后举办了“乡村振兴马铃薯产业培训班暨马铃薯新型肥料现场观摩会议”和“界河镇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暨界河镇现代高效农业培训班”,组织人员外出学习马铃薯种植先进经验,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6500余人,并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达成合作。孔站长还介绍到界河镇将进一步完善马铃薯繁育体系,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施好马铃薯深加工,力争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以马铃薯产业为着力点,谋求乡村全面振兴,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马铃薯带动乡村振兴的“界河模式”。

马铃薯成产业,产业促振兴,界河镇真正实现了小土豆、大产业、促增收、惠民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3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特意开展此次活动。2025年3月30日,池州学院机电工…… 陈小燕 查看全文 >>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为了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弘扬改革精神,激发人们逐梦新时代的热情,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特…… 陈小燕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口述历史往事现,抗战精神薪火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心得
这个暑假有幸参加了“口述历史往事,抗战精神薪火传”探访抗战老兵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从中收获颇多。在参观南通当地的抗战纪念馆时,革命先烈们遗留的每一件器物,每一幅照片,每一…
探访老兵有感:追忆抗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南通市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部分,经历过那段硝烟弥漫、浴血奋战岁月的南通无疑也是一座英雄城市。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通人,我对于南通在抗战期间的英雄事迹还仅仅停留在字里行间,今年暑…
追忆抗战岁月,传递红色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南通市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部分,经历过那段硝烟弥漫、浴血奋战岁月的南通无疑也是一座英雄城市。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通人,我对于南通在抗战期间的英雄事迹还仅仅停留在字里行间,今年暑…
山大学子三下乡:惠农利民——木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迎来“十四五”规划的同时,我国改革进入深水期,也到了攻坚克难期。在这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为重要。8月25日,山东大学(威…
坚守绿水青山,造福子孙后代
7月12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守望者义教队三下乡志愿者走进湛江麻章西湾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在当地村委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西湾村生态环境宣传多功能室。生态环境宣传多…
安师大“一缕阳光”赴岳西文化宣讲与支教团队语文课
8月23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岳西文化宣讲与爱心支教团队为岳西方边希望小学的留守儿童们线上讲授了语文课。语文是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
“三下乡”感悟:致敬峥嵘岁月 赓续红色血脉
“三下乡”感悟:致敬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怀念致敬革命英雄,学习传承抗战精神,7月7日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口述历史往事现,抗战精神薪火传”探访抗战老兵小分队进行了为…
河海大学三下乡:对江苏省扬州市水治理实地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要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江…
水之子围绕江苏省以水定产现状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2021年7月15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的号召,本实践团以“以水定产”和产业升级发展的新要求为基调,在江苏省针对经…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对话抗战老兵,传承红色基因
为庆祝建党成立100周年,追寻党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引导大学生聆听历史,关注史实,关爱老兵,2021年7月9日,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口述历史往事现,抗战精神薪火传”口述抗战历史小分队赴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