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家乡红色文化报告 --王薇
2021 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响应学校对广大青年学子利用所学所 思,以青年视角、关注中国变化、讲述中国故事、感悟中国魅力,积极助力国家发展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于实践中体验社会、于研究中“读懂中国”的号召。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精神为指引,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探寻 家乡的红色景点,走进家乡的红色文化,开展本年度实践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我的家乡永安曾作为福建省的战时省会达七年半之久(1938 年 5 月—1945 年 10 月)。日寇侵华,金门、厦门先后沦陷,福州难保,福建海岸线危在旦夕,而永安地理 位置优越,多山,离海不是很远,历史上较为平和,无重大灾难的发生,且地处闽中,方便 作为福建的战时指挥中心。于是 100 多个省政府机关、学校、团体机构内迁永安。作为福建 省临时省会,永安成为与重庆、桂林齐名的国统区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也是抗战时期福 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本次社会实践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 永安文庙和永安市吉山村等抗战文化旧址,感受家乡的红色文化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永安曾被划定为红四军的“筹款区域”,被苏区中央局称为“根据 地”,被共产国际远东局指定为红三军团的“作战基地”。1934 年 4 月,永安县革命委员会成 立,标志永安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洪田镇马洪村地处永安通往连城、长汀苏区的 水陆要道,是永安连接中央苏区的关键枢纽,成为红军在永安筹粮筹款、转运物资的重要集 散地。因此,中央红军曾多次进入马洪村驻扎,并开展革命活动,在村里留下了大量的红军 标语。 永安文庙位于永安市中心大同路 123 号,是永安市内仅存的明代木建筑。永安文庙始建于明 景泰六年,清代以前的四百多年间,始终是祭拜孔子的圣殿,也是全县唯一的官办儒学。民 国初期,永安县第一座新式国民教育学校诞生在这里。抗战期间,为福建省国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政干团、民政厅、福建省水利局、三青团福建分团等省直单位办公场地。建国以后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文庙一直是永安专署、永安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永安市吉山村抗战文化遗存于文龙村50号的“复兴堡”曾作为国民党中央直属台湾党部旧址, 福建省中央银行、福建省国内邮政管理局也曾在此办公。1941 年 2 月,以台湾同胞为主的 “台湾革命同盟会”成立,吸纳和联合多个台湾团体。1943 年 11 月,台湾党部迁址战时省会 所在地永安文龙村的复兴堡内,土堡取名“复兴堡”寓光复台湾,振兴中华之意。 这些建筑与陈列的文物为我们无声的讲述着一段段历史,反应了当时特殊的社会时期革命讲 步人士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我们为环境的简朴而感动,为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吃 苦精神而感动。仔细地参观着每一个展区,阅读着每一页文,用心感受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这 些爱国青年自己身陷囹圄却想尽办法救国救民的一腔热血。 泛黄的书页里记录着民族的起起落落,虽然身处和平年代,那段时光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但 先辈们的拳拳爱国情怀,为党为民英勇付出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中国青年学习。永远难忘那 段艰难岁月和夹缝中成长的共产党,是他们缔造了一个愈加繁荣昌盛的祖国。 此次走进家乡红色文化的旅途,我更加了解家乡红色文化历史,体会了家乡在革命先烈扶持 下站立起来的不易!革命英雄的事迹应当代代传扬,我们也应当更加努力的学习,更严格的 要求自己,正如中央红军用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中的标语警示自己那样,我们也应始终保持 谦虛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弘 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精神,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 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始终坚持讲 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 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为党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3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