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奏响青春华章
华夏清风沐芬芳,山清水秀大别山。大别山不光风景秀丽,其所孕育的大别山精神更是深深影响着周边人民。为了深入学习党史,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在配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南京医科大学微天使微团课宣讲团“100年,奋斗在中国”暑期社会实践特别行动之安徽河南湖北大别山精神队于鄂豫皖三地对当地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共十位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党员干部对大别山精神的认识程度,以便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
问卷调研:感悟身边的红色基因
根据实践计划,8月2日至8月8日,实践队在鄂豫皖三地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进行问卷调研。
本次调研共回收到73份问卷,其中有效的问卷有68份,来源于学生、教师、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工作者等多个群体。调研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人对于当地的红色精神即大别山精神会去主动了解,并且他们深刻意识到红色精神对于培养爱国情怀、提高社会历史责任感以及自身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而对于如何弘扬大别山精神,绝大多数人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岗位,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方式,能够让革命精神融入生活,潜移默化影响身边的人。然而仍有一小部分人不了解大别山精神并且认为对于它的学习是形式主义无意义,这表明当地的红色精神氛围仍需大力发展创造。
通过此次调研和对问卷数据的分析,队员们在锻炼了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红色精神传承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感受,能更好的完成实践目标,传承红色基因,承继党的精神。
深入探究:挖掘大别山精神的深入影响
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实践团队除了初步感受当地红色精神氛围外,还不忘进一步深入寻找模范典型。8月9日至8月13日,同学们通过与社区联系,深入考察家乡实况,先后共采访了共10位家乡先进工作者。这些先进工作者都是从事各行各业,党龄不同的党员。
10位受访者在采访中都表示,大别山精神对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集体学习、参观旅游等方式去了解大别山精神,同时也愿意在生活中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其中两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方建军同志和王嘉盛同志,在采访中都表示出哪怕退休仍然愿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向同学们展现了老一辈全心全意奉献自己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此外两位老党员在采访中还表示时代在改变,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王嘉盛同志表示,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当代青年要不断奋斗把党的奋斗精神牢牢接住——承下来,并稳稳传递下去,传递给下一代。
每一位受访者的采访内容都给队员们带来了深深的感触,感受到红色精神所具有的力量,鼓舞着队员们不忘过去,着眼未来,讲述党的故事,传递党的声音,承继党的精神,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出力添彩。
寻访遗迹:寻访更多红色精神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经历,8月14日,小队前往河南邓州市寻访邓州编外雷锋团纪念馆,感受红色历史。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纪念馆的由来: “1989年,与雷锋一起入伍的560名邓州籍复员回乡战士自发成立了“学雷锋指导委员会”,在他们的带动下,邓州先后成立学雷锋指导小组23个,学雷锋送温暖小分队1300多个,为邓州人民架起了一座了解雷锋、认识雷锋、走近雷锋的桥梁,群众亲切的称他们为“编外雷锋团”。”见证了雷锋精神的传承的故事和人们在传承时为社会做的贡献,使同学们对于如何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雷锋精神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色,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
志愿宣讲:弘扬与践行大别山精神
最后,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经历,同学们在深刻感受到大别山精神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发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仍需努力。为了更好的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同时也为了锻炼队员们的实践能力,在队长陈雪的带领下,团队精心准备进行了志愿宣讲。
8月14日,团队于河南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开展宣讲。宣讲以大别山精神为主题,讲述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坚守信念、对党忠诚、依靠群众、团结奋斗、不畏牺牲、无私奉献、胸怀大局、勇当先锋”,引领群众了解大别山精神,学习大别山精神,承继大别山精神,让红色精神流淌在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家国情怀厚植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
队员们在宣讲中不仅传承了红色精神,也坚定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红色精神的决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青年人“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当过客、当看客”。新时代青年需将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将红色精神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实干兴邦。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本次三下乡活动以建党百年为契,团队深入群众、利用多重途径,在实践中学习红色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让大别山精神永不变色,代代相传。
通讯员华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3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