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故纸堆里,有着过去的没落、辉煌与荣耀,遨游于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传承华夏精神与文明,柳夏星火队于2021年8月2日15时30分以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围绕《史记》司马迁人物专题,带领同学穿越千年时光,对话先贤,领会《报任安书》中太史公之志。
课堂伊始,教学组队员曹希瑾便节选《报任安书》中“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一段,并对其中出现的“周文王”“仲尼”“左丘”等历史人物一一介绍,将同学带入属于他们的时代,娓娓道来那名垂青史的故事。经过老师详细的讲解,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不再是孤零零的三两行文言文,不再是冰凉的没有温度的史实,而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的前辈。
紧接着,上承先贤历经苦难坎坷却依然不灭鸿鹄之志的精神,老师转入司马迁创作《史记》缘由解释。同学们惊叹于司马迁的历经坎坷却仍然奋不顾身的思想人格,为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遗世而独立的气节所震撼。
随后,老师播放了《典籍里的中国》视频片段,其中,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的代表,向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身临其境般的戏剧舞台,极具张力的表演,使师生心中共同生发出庄严的历史仪式感与民族自豪感。老师作为“撒贝宁”,邀请学生饰演司马迁,共同朗诵视频文本。同学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正式开始朗诵之前,老师对视频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疏通文意,讲解生字词,强调朗诵中需要断句与重音之处,并作出标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消去平铺直叙的缺憾,融入太史公之志。最后,师生共同朗诵,古今对话,诵出司马迁用一生成就的“史家之绝唱”,令人为之动容。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执着态度。人生不称意之时,继往开来,矢志不渝是同学作为新时代读书人应有的态度。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望同学们在本堂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矢志不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7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