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曾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岐黄故里”由此得名。位于西峰区温泉乡的老公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华夏公刘第一庙”。
“庆阳”一名,取之宋代政和年间,政和七年(1117年)在庆州设“庆阳军”节度。“庆阳”这一名称方见于史册,并沿用至今。
“环县”一名,取之周广顺二年(952年),因避太祖郭威讳,改威州为环州。这便是环县作为环州的最早记载。明隶陕西行省庆阳府,为环县。康熙八年(1669年),置甘肃省,环县始从陕西省改归甘肃。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北部,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红色政权的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早在1927年,中国共产党就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三十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的陕甘游击队多次活动于八珠原、樊家川、曲子一带。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原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驻地,是陕甘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战略大后方的环县人民英勇斗争,参军参战,积极支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的词作者就是环县农民诗人孙万福。
1949年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庆阳的经济稳步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勘探、1970年建设开发的位于庆阳市的长庆油田,为庆阳市经济带来了稳步发展。长庆油田惠及百姓,促进庆阳市发展。这标志着企地双方双赢互利、和谐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一条条高速公路的迅速崛起;随着贯穿庆阳的第一条高铁已经投入运营;随着庆阳成为“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第十四名,庆阳人民用自己的行动打破了西北地区干旱、贫穷、落后的固有印象。
采访中,当被问及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切身感受时,苏玉宝支书说:“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深刻意识到搞好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是我们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就是当前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具体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工作部署的堡垒”。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层干部,庆阳市环县才能成功脱贫。
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庆阳“五绝”,这也是庆阳人民文化自信的根源。发源于庆阳的剪纸、香包,环县的道情皮影、刺绣等,这些流传了上百年的传统文化,是庆阳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目前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庆阳的特色文化也逐渐被发扬出去,我们庆阳人民发自内心的感到自豪,在积极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向全世界传播我们的乡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7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