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走进非遗“走马灯”:走动的剪影,走不开的情怀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黄碧玉 梅邱雅 张云峰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这则流传甚广的对联中提到的走马灯,便是本次调研的主角。7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潘集区文化馆,在太平回民小学曹聪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非遗传承人张文道,一起探寻走马灯的奥秘。

灯轴一转贯古今

“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走马灯,秦汉时期称之为“蟠螭灯”,到了宋朝又叫做“马骑灯”,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画面,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又名为“走马灯”,并一直沿用至今。关于走马灯这个名称是何时提出,张文道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向记者介绍道,现在公认的说法是从宋以后开始提出,但是他认为,这个说法应该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流行开来了。“对联讲的是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人,既然是普通人家出的对联,说明在当时已经颇为流行。”说完后张文道又爽朗地笑,“这也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具体时间还有待考证。”

据张文道的介绍,走马灯2017年开始申报,18年便获得了淮南市政府的批准。“前几年,我制作的走马灯被带到台湾去展览,当时那个展区人山人海的,挤都挤不动。”回忆起在台湾展览的经历,张文道自豪地说道。

冲出困局再革新

走马灯制作精美,投射的画带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又因其庞大豪华的外表,常常出席多种大型场合,在古代,走马灯多出现于宫廷之内或大富大贵人家的门廊厅堂之中。但由于其体型庞大,不易携带,且工艺复杂,会制作者寥寥,近年来已是难得一见。张文道告诉记者,走马灯的制作需历经选料、泡料、剪裁、拼接等九道工序,在所有材料都准备齐全的情况下,一个一般规格的灯也得三四天才能制作完成。

“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便是传统原材料的缺失。”张文道拿起一个白炽灯,向记者介绍走马灯转动的原理。走马灯之所以会“走”,是利用了热空气产生的气流推动轮轴旋转。在之前,制作的工人们会用蜡烛作为加热空气的工具。“据悉,现在大多使用白炽灯代替蜡烛,其稳定性高且持续性好。“白炽灯的瓦数60W效果最好。”张文道说,这是他实践摸索出来的,但现在节能灯的普及使得白炽灯越来越少,而他现在的库存也不多,“不知道还能做几个。”

越是困苦,越能见真章。张文道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此路不通就换一条路”,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替代品,也一直在改善制作工艺。他在灯下面装了一个小夹子用来调整蜡烛的高度,使成像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走马灯的叶轮使用的是铝箔板,因为这种材料完美契合叶轮应当又挺又轻的需求。“两层走马灯走向不一样的秘诀在于叶轮切口方向不一。”张文道一边向记者展示,一边说道,他在叶轮上方加了四根吊线,使其不易变形。他还创造性地在走马灯上安装了螺丝,方便拆卸和安装,还方便替换剪纸的内容。“不然这么大的一个物件,我怎么带去台湾的。”张文道乐呵呵地说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9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牵手报纸,品读党史
正值建党百年,为探索红色英雄事迹,7月2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团队来到了十堰程培长报纸博物馆。程培长被称作“报纸达人”,收藏党报10万份,宣讲党史一直没有停歇。报纸作为最早,时效性强的传…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炎陵县“黄金果”乡村振兴调研暑期实践团关于炎陵黄桃产业发展调研的社会
摘要:炎陵县黄桃小镇是湖南省公布首批十个农业特色小镇之一。炎陵黄桃的热销,不仅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多业态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了“炎陵黄桃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感受军垦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为深入体会红色文化,感受军垦精神,8月11日,中石大的红色军垦文化实践队来到了“军垦名城”——石河子,参观军垦博物馆,采访街头老人,了…
重走革命圣地,传承红色精神
8月19日电(通讯员刘嘉颖)为深入了解红色革命圣地,更好的学习并传承红色精神,7月8日至7月10日长安大学学生刘嘉颖来到延安,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红街。7月8日上午十点,实践队员…
山东大学“星火相传”调研团赴莱芜小三线纪念馆参观学习
8月20日,团队成员亓天元前往了山东省小三线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此次实地参观山东小三线纪念园为原山东人民印刷厂(709),是山东省内唯一全面、系统介绍“小三线”建设的专题纪念园区。活动旨在了解山东小三…
安徽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为笔墨,书写劳动新篇章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更是幸福的源泉。为积极相应国家号召,8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在太平回民小学开展了“劳动筑梦成长”主题特色课程…
“情系民生,快递关爱”调研团对韵达快递山东济南分拨中心进行线上调研并开展访谈活动
为更好地了解快递员参保行为对快递员公平感的影响,8月29日,“情系民生,快递关爱”调研团对韵达快递山东济南分拨中心开展线上调研活动,并对韵达快递公司潘女士进行采访,为接下来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进行与…
学习天麻种植业 谋求增收致富路
为更全面了解两河村天麻种植情况,更好地助力两河村乡村振兴。7月6日至1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柞水县“争做秦岭生态卫士”调研服务团在两河村调研期间,队员来到两河村王玉成老汉家进一步了解。在与团队交…
发展天麻产业 助力两河振兴
为更全面了解两河村天麻种植情况,更好地助力两河村乡村振兴。7月6日至1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柞水县“争做秦岭生态卫士”调研服务团在两河村调研期间,队员来到两河村王玉成老汉家进一步了解。在与团队交…
西南石大学子三下乡:学习长征精神,感悟先辈风采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由经管院、机电院、化工院等共同组成的长征特工实践队,决定前往泸定桥和夹金山红色革命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重走长征路,学习长征精神,感受先辈风采。7月11日,长征特工队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