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师学子三下乡: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華燈初上

马院赴泾县“传播红色文化,庚续红色基因”宣讲调研团队在行动

本网讯(文/摄 李清 张霞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泾县“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宣讲调研团队用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号角,用拼搏坚守浇筑青春硕果。

宣讲承扬使命,展板传递信念

传播红色文化,讲好红的故事。实践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泾县“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宣讲调研团队面向学生与社区居民,组织并顺利开展了数次线上线下的宣讲活动和展板展示活动,充分运用当地红色资源,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深化社区群众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泾县革命文化薪火相传。

实践团队分别在城东社区、百园社区和山口社区开展了理论宣讲活动。同时,充分利用云端形式,开展线上云宣讲活动。宣讲员胡子怡围绕“热血浇灌生命之花,奋斗谱写人生韶华”这一主题,介绍了叶挺与泾县民众鱼水情以及叶挺的生平经历,又进一步扩展到叶挺所带领的军队创造的铁军精神。宣讲员周嘉仪围绕“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这一主题,介绍了王稼祥同志的英雄事迹、人物精神以及泾县当地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举措。活动最后,在社区互助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团队进行了以叶挺和王稼祥为主题的展板展示宣传活动,为当地居民讲述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用真知灼见扭转局势的光辉事迹并赞颂了叶挺不怕牺牲、奋力拼搏的精神。团队成员示充分运用当地红色资源,通过宣讲活动与展板展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深化社区群众红色文化教育,为使泾县革命文化薪火相传作出新的探索与尝试。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缅怀先烈伟绩,弘扬革命精神。实践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泾县“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宣讲调研团队参观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泾川档案馆、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团队成员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瞻仰了革命先烈们的各类图片、信件、文献和书籍等遗物,详细了解了革命先烈们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体会到了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深切缅怀了革命前辈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重温了我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团队成员们纷纷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对革命精神有了更加真切地理解。团队成员表示,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慰先烈,努力担当起时代重任。

深入社会调研,走访抗战老兵

为关爱抗战老兵,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7月1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泾县“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宣讲调研团队探寻走访了泾县三位抗战老兵,聆听老人讲述抗战故事,重温民族记忆

在此次走访活动中,团队成员先后来到抗战老兵吴发恒、杨文龙和陈福森住址,与老人进行亲切交谈。吴发恒老人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亲身经历以及退役后的工作情况:作为新四军七师巢大部队的一名通讯兵,他始终能够做到平战一致;作为泾县卫生局局长,他仍心系人民第一批抗美援朝战士杨文龙老人讲述了抗美援朝的艰辛历程,凭借着顽强拼搏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他和其他战士一起为国土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高墙。陈福森老人描述了参与的浙赣战争、绥赣战争和赣江流域战斗的真实状况,牢记报效祖国的初心,关心时政,不断学习新知识。虽然三位抗战老兵年岁已高,但他们始终铭记历史,展望祖国的美好未来,希望青年人时刻居安思危,为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召唤时代新人,新时代造就时代新人。实践团队成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将青春投入社会实践,讲好红色故事,庚续红色基因;做好时代新人,引领时代新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青春奉献中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新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0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特意开展此次活动。2025年3月30日,池州学院机电工…… 陈小燕 查看全文 >>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为了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弘扬改革精神,激发人们逐梦新时代的热情,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特…… 陈小燕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
之前有朋友问我长这么大你坚持最久的事情是什么?思考片刻过后,我便回答出“学习”二字。的确,十几年来,除了人生存所必须的日常活动外,坚持最久的事情便是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生活技能,学习现…
马院赴泾县宣讲调研团队开展山口社区宣讲活动
马院赴泾县宣讲调研团队开展山口社区宣讲活动本网讯(文/摄张霞玉)7月1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泾县“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宣讲调研团队在泾县山口社区开展了以“泾县典型英雄人物故事”为题的理…
品味红色游,永远跟党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青年在实践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广大青年在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党一百周年等重点内容中,今年的暑假西南石油大学暑假打工小队开展了…
乡里浔光|湘大学子三下乡调研长沙市长沙县浔龙河小镇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通讯员:刘玉洁)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学子赴长沙市长沙县浔龙河小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完成为期8天的乡村振兴相关调研活动。受疫情影响本次活动采用线上调研为主导,借助…
相聚神农架,同醉原生态
让人翘首以盼的神农架直播大课堂来啦(通讯员赵起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了响应“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的号召,助力神农架林区的经济发展,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一份贡献。8.21日晚19点30…
记录纯正乡音,留住美丽乡愁
深入一线,振兴乡村|记住纯正方音留住美丽乡愁卢一舟刘晓钰方言是地区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民族语言生态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推广、城镇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用地区方言的人群在减少…
观《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有感
观看完黎教授为2000余名教师带来的这场《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之前所了解到的极简主义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而在今天,我对极简主义有了不同的理解,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艺…
《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观后感
观看完黎教授为2000余名教师带来的这场《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精彩》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之前所了解到的极简主义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而在今天,我对极简主义有了不同的理解,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寻迹莫高实践队助力“创意敦煌”
文创产品的出处都是从一支画笔开始,通过设计师对于敦煌文化的研究挖掘,元素提炼,从一支笔开始,从简单的草图到填色后的样稿,再到电脑数据3D建模,进行反复的修改审核,到寻找合适的合作厂商打样,样品还…
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橘子洲之行有感
长沙,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习总书记前不久来湖南考察时说到,湖南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在现代中国革命历史上,湖南曾产生过许多政治家,革命家,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地方,我们怀着对已故革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