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海大队
前言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确保水稻产量在中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1973年,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但中国的盐碱地面积达到五亿亩,位居世界第三,这是保障粮食安全最大的挑战。2019年全国两会上,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宁凌等12名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推进“海水稻”产业发展的建议》,他们认为推广海水稻,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农业新经济增长动力的产生。时间追溯回1986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定名为“海稻86”,“海水稻”和“海大人”的故事从此拉开序幕。
为了深入了解海水稻的发展历程和发掘海大人的优良品质,广东海洋大学寻迹海大队采访到了周鸿凯教授。沿着老教授的心路历程,一起感悟他们那些年的光辉奋斗史。
图为寻迹海大队成员采访周鸿凯教授
结缘海水稻
1982年,方俊良教授来到了湛江农业专科学院。善于观察的方教授发现在湛江地区拥有着许多因为海水侵蚀而无法耕种的盐碱地,而后他查阅资料,发现在海岸线漫长的中国还有着许多像这样的盐碱地,以此为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于是方教授在湛江海洋大学成立之初便立下了研究海水稻的项目,并为此东奔西走,采样调查。在一次交流会上,方教授对海水稻的报负和情怀感染了当时还在研究抗旱植物的周鸿凯教授。经过深思熟虑,周鸿凯教授放弃了抗旱植物的研究,决定追随方教授的步伐。于是在1996年,他们正式开始了海水稻的研究。
艰苦的研究
海水稻的研究一开始并不顺利,海水稻因其种子资源宝贵,外加当时经费不足,周鸿凯教授和他团队常常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他们常常只好自掏腰包去解决一些资金的不足。而改良前的海水稻存在着茎秆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为此周教授和他的团队需要不断的用海水稻与优质水稻进行杂交,继而选出符合他们预期的优质的水稻。而因为水稻遗传的不稳定性,他们只好对每一年每一代的海水稻株性进行监测和选育。海水稻培养的周期是漫长的,所以这其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周鸿凯教授却说坚持下来其实很简单,因为无论是他还是方俊良教授都对海水稻这个项目有着深厚的兴趣,研究海水稻也渐渐成了自己的爱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就觉得坚持下来不是一件难事了。将兴趣转化为爱好,是周教授战胜困难的法宝。
途中的故事
在将海水稻进行改良后,如何将改良后的海水稻进行产量化,又是周教授遇到的另一个问题。为了能将海水稻推广出去,周教授逢人便进行宣传,希望能得到一些企业的投资。这其中又遇到一个小插曲。周教授的朋友向他下了一批海水稻的订单,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周教授便向农民们发出了种植海水稻的请求。朴素诚实的周教授与农民们有着良好的友谊基础,所以农民们纷纷回应周教授的请求种植了海水稻。但在收获时,朋友却毁约了。为了不让农民有经济损失,为此周教授不惜向银行贷款补上订单的付款,而后通过各种方法将稻米卖出。周教授诚信的品质,让农民们今后仍愿意种植海水稻,对海水稻的推广有着巨大的建设性意义。
未来的发展
时至今日,虽然海水稻依然处于亏损的状态,但是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新的海水稻的研究者也已经接棒,下一步他们将与广东医科大学进行合作,充分发挥海水稻中的药理性,进一步发挥海水稻中的优势,海水稻的未来值得期待。
教授寄语
在采访最后,周教授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积极提升自己。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而是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自己的逻辑性,敢于质疑,勇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他说人们对耐盐碱海水稻存在着许多误解,其实真正意义上耐盐碱的海水稻是指那些在土壤含盐量大于3/1000,pH>8.5以上的地方,能完成生命周期,并且具有一定产量的水稻。如今网上许多对耐盐碱海水稻的解释都是错误的,如果没有人去质疑这些错误,改正它们,这些错误将会一直存在,对于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当然,这种质疑要建立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图为寻迹海大队成员与周鸿凯教授的合影
总结
通过这次采访,寻迹海大队成员受益颇多。作为当代大学生,自己的本门专业学业和自我的综合素质能力很重要,但同时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下去同样也很重要。在长久的海水稻研究道路上,周鸿凯教授表示自己坚持下去的方法是因为自己热爱这门行业,坚持下来也就并非难事。“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周鸿凯教授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寻迹海大队所要探寻收获的,也是每一个海大学子值得学习的。
文案:谢永俊
编辑:谢永俊、钟佳才
图片:寻迹海大队
审核:寻迹海大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1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