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非遗传承,倡导文明生活风尚。8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西和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顺利开始了实践活动。由于8月初疫情的影响,实践团成员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将原本计划好的线下实践变成了线上实践。在网上对乞巧节进行了解、学习、传播。
【了解“乞巧节”的历史由来与传说】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甘肃的乞巧习俗主要流传在西和县漾水河流域各乡镇(十里、长道、稍峪、卢河等),以及西汉水上游西和县与礼县接壤的十多个乡镇(祁山等)。这一民俗活动已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一风俗曾出现衰落,改革开放后得以复苏。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保护、扶持、引导下,乞巧民俗文化活动逐渐兴盛。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6年10月,乞巧节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6月,乞巧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关于乞巧节的传说故事。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牛郎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做了牛郎的妻子。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把他们拆散了。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乞巧节”的文化地域】
在活动的第二天,成员们通过各自在网络上的寻找关于“乞巧节”的文化地域,将所得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乞巧节是一个源于汉代的节日,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和一些地域的不同而发生了一些不同的变化,所以在现代不同的地方有一些不同的习俗。江南的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针周围会出现水波纹,哪一个波纹最复杂,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也是向七仙女“乞巧”。染指甲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胶东地区则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在广东,人们六月开始准备,把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发芽。临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鹊桥,还会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乞巧程式】
(1)坐巧,在农历六月二十六到二十九这几天,姑娘们要从集镇纸货(活)店迎请“巧娘娘”。“巧娘娘”请来坐在桌子上,必须用丝帕遮住脸。(2)迎巧,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姑娘们穿上盛装,整齐列队,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庄)边举行迎巧仪式。(3)祭巧,从迎巧仪式开始至送巧仪式结束,整个乞巧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在早晨、中午、晚间三个时候,都要点蜡、炷香、焚裱纸、跪拜。白天香烟袅袅,晚上明烛高照。(4)拜巧,在乞巧过程中,毗邻的乞巧点之间,要开展你来我往的相互拜巧活动。(5)娱巧,姑娘们齐集坐巧处,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6)卜巧,在乞巧的过程中,除举行个人“针线卜巧”外,还要在七月初七晚上,举行集体“照瓣卜巧”。(7)送巧,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送巧前仅剩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
在这次特殊的线上实践活动中,虽然没有真正地看到乞巧节的一系列活动,但在网络上所了解的内容已经让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成员们从一开始对乞巧节的空白到最后就像自己参加了很多次乞巧活动一样熟悉。每个人一定会对这次实践活动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文字记者: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西和县暑期社会实践团 胡文辰、刘文强、王丙文
摄影记者: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西和县暑期社会实践团 李海洋
审核人: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杨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2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