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寻川南第一坝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 作者:陈美秋

共乐镇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沿,地处兴文县城以西12公里,位于兴文县和江安县的结合部,多浅丘、槽坝,为平坝、丘陵、低山三合一镇,以平坝为主,有“川南第一坝”之称。

2021年8月,“归墟乡”乡村振兴调研队的成员来到宜宾共乐镇进行了解学习。2017年,共乐镇毛村实现整村脱贫后,村上开始寻找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最终决定大力发展竹产业,并计划将竹产业从传统粗放的单一采伐方式逐步向半成品加工和精深加工转型,不断提升竹产品附加值。依托宜长兴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共乐镇环线旅游创建的契机,大力发展竹产业,开辟农民新的增收渠道。同时,毛村积极发展养殖产业,养殖规模初具雏形。截至2020年底,全村养殖乌骨鸡20000余羽、生猪1800余头,建成生态鱼塘以及稻蛙养殖共70余亩,实现产值580余万元。2021年,共乐镇被列为兴文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共乐镇毛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景区的积极带动下,毛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产业、养殖、旅游等已初具规模。同时,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积极引进新型经济主体,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成功摸索出了“一地生三金”的脱贫模式,让老百姓土地流转挣租金,就近务工挣薪金,发展产业挣现金,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兴文县的僰王山镇永寿社区村,围绕“生态+旅游+扶贫”的发展路径,按照短-中-长期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带动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翠冠梨产业,建成3000亩翠冠梨园,并由此打造“春赏梨花,夏秋采果品果”乡村旅游产业,当地政府不仅给村民解决了梨苗款,还利用石漠化改造和植被改造两项政策来支持农产业,农产品销路开始越来越好。通过永寿社区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主动作为,带领村民们成立了3个翠冠梨种植专合社,通过认领、试种,带动全村89户贫困户及其他村民种植翠冠梨3000余亩,形成了即可外销,又可供游客观光自采的大型翠冠梨产业园区,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以致用!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添新翼

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高涨,传统文化亟待传承与创新的当下,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开展了一场旨在推动桂平杖头木偶戏活态传承的实地调研活动……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致力于为其传承创新贡献力量。桂平杖头木偶……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为其传承发……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深入了解,振兴未来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广东海洋大学闲庭杏步乡村振兴服务团队在7月17日前往高州市分界镇进行为期7日的实地探访,以此深入了解杏花村历史文化以及分界镇发展状况…
青春教行:安徽师大赴古沟支教团队举办开课典礼
为拉近教学距离,为支教活动开个好头,7月19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支教团”)的成员们在太平回民小学室外广场上召开了为期15天暑期支教的开课仪式。精…
江苏师范大学学子暑期“三下乡”:共寻运河红色韵,同守党史百年心
2021年7月,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组建“探红色运河,守百年初心”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党史调研实践团,旨在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探究运河文化思想内核,担当传播新时代运河精神文化的重任,为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
工艺与作品,失守与传承:安徽学子寻访淮南非遗工艺之“泥老虎”
7月22日上午,在蔡庙小学校长王李的带领下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文稿组来到了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蔡庙村东田队,寻访了“泥老虎”工艺主要传承人蔡如华老人。在蔡如…
回首过往,终点已至,但航行不止
2021年7月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炽梦”志愿服务队在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正式开始了我们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我们旨在让乡村儿童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拓展乡村儿童的兴趣爱好,为乡村教育贡献…
失守与传承:安徽学子寻访淮南非遗工艺“泥老虎”
7月22日上午,在蔡庙小学校长王李的带领下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文稿组来到了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蔡庙村东田队,寻访了“泥老虎”工艺主要传承人蔡如华老人。在蔡如…
寻访泥老虎,对话“非遗”传承人
(通讯员张云峰)“它温顺、静穆,有虎气,也有猫态······说的就是泥老虎!”泥老虎,又名“泥叫虎”,是起源于明万历初年的一种集形色,声动于一体的民间泥塑。8月22日上午九点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
三下乡|江美红旅队-走进江美红色村,感悟红色文化
三下乡|江美红旅队-走进江美红色村,感悟红色文化于2021年7月22日至23日,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的组成“江美红旅队”深入广宁江美村,进行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三下乡活动,江美村委会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柯罗…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寻万里长江第一古镇
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李庄的支柱型产业以基地创建为基础,挖掘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品牌建设与旅游相结合,既可以参观学习又可以旅游放松,凸显古镇特色…
湖北学子三下乡:星光点点 逐梦青春
021年7月6号,为响应国家“圆梦工程”助力学校少年宫“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炽梦”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以“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