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很多人的文化乡愁,不同地区的方言代表的是不同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程度上讲,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口语式表达”,通过方言便能知晓文化的脉博。当下,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的人往往会因为一句乡音而倍感亲切,方言可以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方言的消失必将留下遗憾。现在,方言的使用逐渐变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孩子受到的大多都是普通话和英语的双语教育,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少会用到方言,方言很可能就在不经意间消失了。其实,方言可以与“双语”和睦相处,在不同场合下区别运用,这也是语言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保护方言就是记住“文化乡愁”。走在四川的街头小巷,听着街头的时不时传来的四川话,你会发现原来你已经身在蜀地;在江南水乡游玩,如果没有些许吴侬软语,总是感觉少了些味道。保护方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方言背后的文化,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也有着不同的方言,方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经过了漫长岁月流传下来,方言代表的地域文化特色值得去保护。
保护方言,我们在行动。早在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是一种思路;在有些地方的公交车上,车辆到站时会先用普通话播报到站信息,紧接着一段方言报站,这也是一种思路。语言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只有在生活中频繁使用才能自然的把方言传承下去。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如不加以保护,许多地方文化将会消失。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一地方言的沉浮总是与当地经济的盛衰联系在一起的,一如一地文化的沉浮一样,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对方言和包括方言在内的地域文化自轻或是自大。上海的小孩不讲“上海话”,却会在言语间夹杂英语、法语单词;不知道沪语“碧绿生青”的生动,却懂得“Party”的时尚。而上海老阿姨坚守上海话,却会将说普通话的外地人贬为“乡下人”;当要给外地人以最高的评价时,他们就会说:“真像上海人!”前者自轻,后者又自大,这两种心态恐怕都不能达到专家所期望的把方言当做文化之根来保护的理想状态。
要保护方言,当要放大其地域的文化意义,弱化它的经济意象,可惜,在我们的社会现实里,恰恰是倒过来的,即使是文化工作者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用方言来漫画地域人群的经济身份的怪圈中———许多电视剧、电视小品里,凡困顿的人群,多半操一口河南话、山西话,而大款们则多半是港式普通话。方言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过滤掉了,只剩下了一层庸俗的金钱的外衣。
不过,保护方言不能只停留于理念层面。要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必须落脚于切实可行的举措之中。作为一种口口相传的语言文化资源,方言文化一旦消失就很难恢复。因而,保护工作必须重视提前介入、全面推动。
更好地保护方言,民间层面的传承与保护必不可少,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同样不可或缺。2016年,湖北省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片区项目,依托一批高校,湖北建立了10支调查团队,计划在3年内完成对省内50个汉语方言点的调查和记录。政府部门的积极介入,为系统、全面、深入地开展相关的调研和保护工作,创造了优渥的外部条件。
保护好方言,还离不开新科技、新手段。以湖北为例,调查团队分赴不同的汉语方言点实地调查,并进行音、像摄录和语料整理。每个调查点,寻找4名“方言发音人”。这些“发音人”,需在当地生活时间较长、到外地较少,能说纯正地道的方言,调查团队将对他们进行语音采集。而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等相关依托新媒体渠道的保护举措,也正在推进之中。
留下方言,留下乡音,才能更好地赓续关于乡愁的记忆。别让“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场景,只存在于诗词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4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