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乡间小路,穿过炊烟袅袅,来到一座肃穆的寺庙前,屏住呼吸,轻扣枣红色大门。7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南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实践团队在太平回民小学校长祁青松的带领下,来到淮南当地的清真寺,与寺内阿訇一起,开启一段往事的红色回忆。
文化源远流长
据记者了解到,潘集区古沟乡是回民集聚地,该乡的太平集历史悠久。现今尚有清真寺两座,分别被称作“东寺”、“西寺”。两座寺院内依然保留着一些古代石器、木器,有绳迹深刻的石井圈,有形象生动的石狮,有工艺精湛的麒麟八仙桌等珍贵文物,另外还有两座石碑,一为乾隆五十年所立学田碑,一为宣统二年所立功德碑。这两座石碑上的字虽随着时间的侵蚀而消退了不少,但上面记载的历史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铭记并口口相传下去。而队员们此次前往的,便是离太平回民小学稍近的东寺。
寺内的阿訇早早地站在寺门前等候队员们的到来。他微笑着打开大门,开始向队员们介绍这座古寺。“你们看这个挺大的,但这里没有用到砖石,都是木质结构。”阿訇边走边说道,填充的地方主要是用水泥和土,衔接处用的是糯米糊。很难想象,这样一座建筑竟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而这寺前的石狮和古井,也和它同年打造而成。
红色相关记忆
据阿訇介绍道,清真寺的建成是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十个少数民族的共同成果,是为了方便当地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起居、饮食需要所设立。清真寺在全国各地都有,无非是数量上的多少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而这座清真寺,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与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阿訇向记者介绍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曾经的区长丁文山在此地长期工作。阿訇指向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当年在那边有一排房子,其中两间是丁区长的办公室。”队员们顺着阿訇所指的方向望去,脑海里仿佛浮现出当年的情景,陷入沉思,随后又被阿訇深沉的嗓音拉回了思绪,“那个时候有两位女八路队员被国民党抓住,当时的阿訇用三十二块大洋将她们俩保释出来。她们俩出来之后在我们当地发展了一批八路队员,而她们二位在以后都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阿訇自豪地对队员们说道,这或许就是这座寺与红色注定的缘分吧。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潘集区清真寺也举办了相关活动,为党庆生。而政府也有所回应,“这是双向奔赴,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民众的关心和关怀。”阿訇高兴地说。
四方文化交流
清真寺,它不仅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一个阵地,基层的一个窗口,为穆斯林服务的一个基站。阿訇向队员们表达了自已的观点。
阿訇又指向一个体型硕大的壶向队员们介绍,这个壶是回族群众沐浴净身的专用工具。当穆斯林遇到红白喜事或大典时,必须沐浴净身。沐浴要求人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将自己全面清洁一遍,而小净则是洗手洗脸洗脚,一天洗上五次后才可以做礼拜。礼拜一天五次,不管是教党还是信徒,都必须按照规定动作,32拜62起坐。队员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被震撼到了。阿訇见到队员们这副神情,笑呵呵地说:“其实不多,真正做起来就好了。就是比较费体力,经常做的人就习惯了。”
阿訇又向队员们讲述他之前参加的一次朝觐。他是2009年去的沙特阿拉伯,参加一年一次的朝觐活动,当时从世界各地来朝觐的有500万人。在活动结束最后一天,每人至少宰一头羊,然后把这些羊肉拉到周围比较穷苦的国家给他们吃和用。在中国,阿訇说,这头羊最少要分为三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送给亲朋好友,一份送到穷苦人家。“这个活动的本意就是济贫行善为主,所以要多多关心穷苦的人们。”
在最后,阿訇打开了那扇一直紧闭着的房屋的门,队员们都整齐地站在门前,不敢逾越了半步,不敢发出声音。阿訇向队员们一一介绍,那是做礼拜用的毛毯,那个是木质结构。“没有豪华的装饰,简简单单的,却让人心生一股敬意。”队长周舟观看后说道。
傍晚时分,晚霞铺在天上,像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队员们向阿訇道谢,合影后便安静地离开了清真寺。回去的路上,队员们对此次清真寺探访之旅感触颇多。队员们相信,清真寺的魅力,值得他们好好回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4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