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红薯小镇,探寻“薯”光之路

来源: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杨阳 王远洋

为增强对于红薯育苗栽植方面的认识,拓展对红薯产业发展的相关了解,深入探究红薯加工企业运营模式及对周围村庄的带动作用,2021年8月14日,探寻“薯”光,从“新”出发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名下的红薯小镇,开展了调研学习。

利丰食品有限公司是一个全国规模最大、产品涵盖最全的大型甘薯产业集团。公司自78年创立以来,业务已涵盖甘薯淀粉、甘薯粉条、传统粉皮等十二大系列40多个品种以及甘薯保鲜存贮、新品种脱毒快繁、甘薯新产品研发等领域。形成了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甘薯全利用研发—甘薯产品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的现代化甘薯产品生产企业。上午8时,实践队到达红薯小镇,在相关负责人李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首先来到了脱毒甘薯种苗培育基地,李先生就培育基地中“烟薯25”、“济薯26”等不同品种的红薯秧苗栽培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为实践队成员亲身示范不同红薯品种适合的插秧栽植方法。随后,实践队成员在李先生的指导下,进行了简单的种植实践,切实领会了不同种类红薯秧苗栽植方法的异同。在与李先生的采访交流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由于红薯苗栽植的土地规模限制及精准度要求,当前基地中的红薯苗栽植工作基多数是以人工方式完成,红薯栽苗机械的应用并不广泛。在观看了团队研发的红薯栽苗机的运行视频后,李先生建议实践队员可以将投苗筒口径增大,便于落苗。为更好地帮助实践队成员完善作品功能,李先生带领实践队参观了基地中的红薯种植机械,红薯收获机械等,通过对于红薯栽种要点及同类红薯种植机械设计的参观学习,实践队成员对于提升作品应用性有了更加明确的改进方向。最后,李先生带领实践队成员来到了办公室,向实践队员简要介绍了利丰集团的发甘薯产业运行模式及发展规划,他提到“当前公司正在建设惠民利农的环保处理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将公司生产产生的120万方废水,通过厌氧处理,产生沼气、沼液进行综合利用,产生沼气后的沼液经处理达到农灌标准后进行农田灌溉,可用于周边村庄的农田灌溉,让旱田变成水浇田、低产田变成高产田、农田变成经济田,亩均增收500元,实现农业的全方位产业化发展。”李先生对于高效农业发展蓝图的描绘让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产业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调研接近尾声时,李先生向实践队赠送了红薯种植方面的相关书籍,并与实践队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至此,本次调研之行圆满结束。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本次的调研学习让实践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产业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力,实践队成员将铭记调研中所识所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面貌,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菏泽市乡村社区展开实践调研,设……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社区服务筑清洁,共绘环境美丽图

为营造更加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刻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6日走进山东省烟台市东阁易居小区,展开了一场别……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观海阳秧歌,赏非遗文化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新元广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循声觅道赓续文脉社会实践队队员的目光。他…… 于兴华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最新发布

跨越山海,圆梦井冈(1)
8月2日上午,我们在“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教学中,聆听革命先辈后代的讲述,学习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初心故事。开国少将龙开富,十几岁因不满地主的剥削,奋起反抗,却因人小力量小而不得不逃离。为打…
科技支农,振兴乡村:以调研为翼推进红薯种植机械化进程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烟台大学探寻“薯”光,从“新”出发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济宁市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走访调研与实地种植实践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红薯种植实际情况,完善红薯栽种栽苗机的功…
走进机械工厂,探寻红薯栽苗机功能完善路径
为了增强对现有的红薯栽苗机的生产销售情况的了解,进一步完善双翼式智能高产红薯栽苗机的功能,2021年8月11日,烟台大学探寻“薯”光,从“新”出发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青州市,于青州市军岩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组织2021级新生收看《开学第一课》
8月30日晚,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组织2021级学生在教室收看以“百年凤华●恰同学少年”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蔡青老师、王思老师、于雯老师担任本次课堂主讲。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开学第一课向同学们展现出…
走访红薯种植散户,推广红薯种植机械
为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政策,了解泗水县红薯种植作业中机械应用情况,完善团队研制的双翼式智能高产红薯栽苗机并实现红薯种植机械的推广,2021年8月13日,机电汽车工程学院探寻“薯”光,从“新”出发社会实…
泗水红薯种植实地调研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了解红薯作物特性及种植技巧,2021年8月12日,探寻“薯”光,从“新”出发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有“中国红薯之乡”之称的山东省泗水县,于泗水县中…
探寻智慧农业背景下的农业机械化
为了深入了解智慧农业背景下的智能农机的应用现状,增强团队成员对农业机械智能化的认识,8月8日,探寻“薯”光,从“新”出发实践队来到了潍坊寿光智慧农业装备交易中心进行了参观调研。中国(寿光)国际智…
博望民俗,渐渐消失的艺术
2021年8月16日,15日团队成员调研采访了当地居民,了解了当地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庙会。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这项活动,成员再一次来到博望区档案馆查询相关资料。经过相关档案记录和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到陶庄滚龙…
弘扬劳动精神,树立正确择业就业 创业观
在这次暑假中,我们团队中的四人,分别进入不同公司,不同岗位,体味不同的工作生活。一位同学参与学校的帮助新生答疑解惑活动,一位同学帮助政府进行疫情期间的相关工作,一位同学去往书店担任销售员的工作…
中量大遇见晴天队暑期实践:授人以渔1
中量大遇见晴天队暑期实践悄然展开。第一节课是红色阅读。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学习《芦花荡》。听一遍,讲解一遍,下面开始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一遍。每一组都有自己的风格,相同的人物由不同的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