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铭震之殇-唐山大地震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作者:殷忧启圣·多难兴

四十五年前 ——1976年的7月28日凌晨三点,河北唐山的居民们还都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时,天灾降临,地动山摇,顷刻之间唐山化为一片废墟。灾难来得没有任何预兆,而沉浸在静梦中的城市也毫无防备。在那次7.8级的大地震中有65万栋建筑被毁,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4200个孩子成了孤儿。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即使过了半个世纪每每被提起都是那么的沉重。

一、唐山大地震概况

7·28唐山地震是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的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唐山市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仅唐山市区终身残废的就达1700多人;毁坏公产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到54亿元。全市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全部破坏,所有工矿全部停产,所有医院和医疗设施全部破坏。地震时行驶的7列客货车和油罐车脱轨。蓟运河、滦河上的两座大型公路桥梁塌落,切断了唐山与天津和关外的公路交通。市区供水管网和水厂建筑物、构造物、水源井破坏严重。开滦煤矿的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倒塌或严重破坏,井下生产中断,近万名工人被困在井下。

二、党组织在抗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都说地震无情人有情,整个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挥下,戮力同心,共同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天灾,最终做到最大限度地救援与安置。解放军和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物资源源不断地云集唐山,展开了规模空前的紧张的救灾工作,及时控制了灾情,减少了伤亡。市区被埋压的60万人中有30万人自救脱险。解放军各部队出动近15万人。唐山机场一天起降飞机达390架次。京津唐电网3000多人组成电力抢修队。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铁路系统的2万多名医务人员,组成近300个医疗队、防疫队。空运重伤员到外省市治疗,共动用飞机474架次,直升机90架次;共开出159个卫生专列。各级政府及时解决了群众喝水、吃饭、穿衣问题。

在唐山大地震中,受灾群众分别通过不同渠道向党中央报告了灾情。解放军铁道兵4师17团18连是有资料记载的第一支进入唐山的抗震救灾部队,该连官兵在地震后10分钟到达灾区。他们奋不顾身,行动迅速,为救灾立下大功。7月28日上午8时,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议室召开了关于大地震的紧急会议。会议内容包括救灾渠道,物资运输,伤亡统计等等。党的指挥精确且高效。大批救灾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展开全面救灾工作。在全国人民和党的大力支援下,灾区人民奋起抗灾,重建家园。经过20多天努力,抢救出大批受难人员,安顿了几十万受灾群众,初步恢复了生产和运输。救灾过程中,战士的英勇事迹数不胜数,一个个光辉靓丽的名字铭记于我们心头。直到9月底,搜救工作才最终告一段落,野战部队结束搜救离开唐山后,以铁道兵,工程兵,舟桥兵为主的基建部队换防进驻唐山,进行废墟清理和灾后重建任务。

救灾党员徐慧琳感慨到——“那个时候,医院里的年轻人心中都有一股热血,一心只想着跟党走,为人民服务。不过这件事也让我深刻意识到组织纪律的重要性,我们的热血也要听从党的领导,才能洒在最需要的地方。“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全国军民的无私援助,使得灾情最大程度的减弱,挽救回来千千万万的生命。

三、事件经验与我们的思考

弹指一挥45年过去了,唐山早已从那次天灾之中走出,迎来了全新的城市风貌。唐山人民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成的抗震精神,其所涵容的团结、坚韧、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内核,不仅是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世界科学家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依据这个天然“实验场”进行大量研究,使人类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防御地震灾难也迈出了一大步;在唐山抗震实践中,中国诞生了“地震社会学”,为解决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灾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成功的防灾减灾范例。

古今中外,每一次巨大的自然灾难都是以更大的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唐山大地震使唐山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客观上却给全人类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座城市的毁灭是可怕的,而人的精神崩溃更是可怕。无数事例证明,每遇重大天灾人祸,家园被毁或痛失亲人,有的人会消极沉沦,陷入强烈的悲痛无法自拔。中外历史上多次大地震之后都发生过严重次生灾害,其主要原因就是灾民精神世界的崩溃,引起社会动乱的发生。

然而,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时及震后建设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

和道德风貌。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和鼓励下,唐山人医治了地震造成的创伤,重新建造了新唐山,唐山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人居荣誉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唐山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以及全国军民在抗震斗争中用鲜血、生命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铸造的民族之魂。正如唐山人民所经受的痛苦与磨难,不仅属于唐山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

四十五年前的那场中华民族之殇已被深深地镌刻进中华民族历史之中,成为整个国家无法忘却的印记,它永远都在提醒着在天灾面前人类本身的渺小与脆弱,却又彰显出来一切微不足道汇聚在一起的战无不胜与屹立不倒,如今生活的车轮不断前行着,曾经伤痛的历史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让我们为大灾中不幸遇难的人祈祷,为大灾中真情大爱而感动,岁月流过,我们依然记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养风承志青年继,赓续革命血脉存

养风承志青年继,赓续革命血脉存2024年8月3日,青岛大学暑期“三下乡”沂水寻源队聚集了一群心怀革命的热血青年,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学习,并在后续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 沂水寻源队 青岛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养风承志青年继,赓续革命血脉存

养风承志青年继,赓续革命血脉存2024年8月3日,青岛大学暑期“三下乡”沂水寻源队聚集了一群心怀革命的热血青年,前往华东革命…

学门“新”启 “育”见成长

为了加强新生对大学的整体认知,帮助新生实现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角色转变,明确发展目标,做好生涯规划,9月13日上午,生命…

西财学子保险调研助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8月7日电(通讯员李亦哲)贡献青春力量,迎接百年校庆,2024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乡创实践队前往崇州五星村,开展…

五星保险调研助振兴

西南财经大学8月7日电(通讯员李亦哲)贡献青春力量,迎接百年校庆,2024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乡创实践队前往崇州五星村,开展…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安全之灯照亮成长,自护之舟扬帆起航

为了呵护小朋友健康成长,普及急救知识技能,筑牢全民反诈根基,响应“建设美好校园,反对校园暴力”倡议。山东女子学院青年…

最新发布

山川重宁—汶川大地震
山川重宁—汶川大地震一、概况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7分到28分。汶川地震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
中国湖南芷江:最后的一战,受降的伊始
湖南芷江:最后的一战,受降的伊始(指导老师:黄春晖,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通讯员:舒镇洋)1945年的9月9日9时,三九良辰,曾饱受战争之苦的南京城,彩旗招展。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
山河安澜—98抗洪抢险
一、事件背景1998年长江发生了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多个湖泊连降暴雨,短时间内超大降水量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由于…
“爱的三角”支教团采访石泉县后柳社区支部书记
7月29日,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成员张璇、行迪琳、刘心艾、岳春晓前往后柳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采访当地社区支部书记李泽。本次访谈旨在深入调研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缺乏、分配不均问题,了…
党员半生,初心不变
2021年正值建党100周年,为响应“三下乡”活动号召,苏州大学医学部“金色麦苗夏令营”于8月3日前往拜访已有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庄德如,送去慰问,并且倾听他与党的故事。入党参军,皆为初心庄德如老人出生于…
矿业工程学院国家级社会实践团赴潘集矿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8月25日至28日,矿业工程学院师生10余人组成的“废弃矿井修复及综合利用调查研究”国家级重点实践团队奔赴淮南市潘集区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一行第一站来到了潘集区东辰生态园,同学们首先对现场工…
“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走进后柳镇——采访篇
为了深入了解后柳镇教育现状,及参加支教活动的孩子的基本情况以便因材施教。2021年7月29日,队员朱光与岳春晓在后柳镇旅游文化中心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本次采访活动与两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两位…
Co-Law调研团与算法建模工作人员的线上访谈
为了进一步对算法歧视、算法解释权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与研究,Co-Law调研团与算法建模工作人员郭女士在2021年8月22日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线上访谈。在采访中,团队成员首先介绍了调研团成立的目的,并请郭女士进行…
走进“中国第一红街”重温革命初心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足迹志愿服务队于7月9日来到“中国第一红街”进行参观学习。距农讲所200米远的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
红满潇湘芳草地,追忆芷江岁月嵘
红满潇湘芳草地,追忆芷江岁月嵘(指导老师:黄春晖,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通讯员:舒镇洋)美丽的湘西,舞水河畔,坐落着一个侗族小城。76年前,中日双方曾围绕这里展开了一场大规模会战,会战以中国军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