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国湖南芷江:最后的一战,受降的伊始

来源:湘潭大学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作者:湘潭大学自电院三下乡红色潇湘团

(指导老师:黄春晖,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通讯员:舒镇洋)1945年的9月9日9时,三九良辰,曾饱受战争之苦的南京城,彩旗招展。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内,签署投降书。至此,抗日战争终得胜利。但早在十几天前,也就是1945年8月21日,关于日本的投降书,以及中国战区受降的各项具体事宜已于湘西的一个边陲小城完成。在这里,中日双方展开了最后一场大规模会战,从此将大局逆转;在这里,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签订受降条约。

这个边陲小城,就是芷江,在这里发生的著名事件就是“芷江受降”,芷江也因此成为中国战区第一个受降地。“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

图1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内一幅描绘芷江受降仪式的油画

为什么芷江会战是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

一、历史背景

芷江,是湘西群山深处的一座小城,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和雪峰山脉西脉之间。潕水河自西向东蜿蜒芷江全境,至黔城汇入沅江,这里自西汉建郡以来,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通往西南诸省的边陲要冲。芷江作为通往西南诸省的必经之地,军事地位尤显重要。

二、为夺取制空权而建的芷江机场

1934年,最早认真研究抵抗日本侵略的军事家蒋百里曾预言日本必将侵略中国,中国的抗日战争必须是持久战,他在御日国防建设中极力主张“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中国战时大本营宜设在湘西芷江、洪江一带。”同年,蒋介石电谕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为将来绥靖川湘黔三省边境计,令在芷江修建飞机场。” 但由于当时技术力量薄弱,只建成了一个800米见方的飞机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烽火四起,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时任中国航空委员会顾问陈纳德建议蒋介石,在湘西芷江设防,加速扩修军用机场。于是,蒋介石紧急电令湖南省政府:“将芷江机场由现在的800米见方,扩修为1200米见方的大型军用机场。”在面对缺少施工器械的条件下,近两万名精干劳力汇集芷江,花费近十月的时间建成了远东第二大机场——芷江机场。

亲自设计并指导芷江机场建设的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司令陈纳德,对此颇为感动。他在回忆录中称:“中国人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平山整地,开出了一个有5千英尺跑道的机场,以安置那些还在洛杉矶巴夫洛工厂制造的飞机。”陈纳德感慨:“我们在华的百余个机场,都是千千万万中国男人、女人和小孩流着血汗,辛苦地徒手筑成的。”

然而,对任劳任怨的中国人来说,内心只有一个期许:机场建成后,能扭转战局,早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图2 抗战期间驻扎在芷江机场的美国飞虎队员奔向飞机迎击日军战机

三、湘西会战伏笔

从1940年开始,芷江机场经历多次加固扩修,成为仅次于昆明空军基地的“盟军第二大军用机场”。1944年初,大批中美空军进驻芷江机场,中美空军的鲨鱼式、野马式战斗机等,先后汇聚于此,最多时达三四百架。

美国“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将驻芷空军的作战区域划定为“以华中特别是黄河以南、平汉铁路以西地区”,旨在夺取华中地区制空权、空战歼敌。此外,驻芷空军还担负对日军粤汉、湘桂等铁路、公路运输线及长江、湘江、洞庭湖等水路运输线的轰炸和封锁,切断日军后方补给、阻滞其南下西进,支援中国地面部队作战。芷江机场成了日军的心腹大患。

彼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为巩固大陆战场,覆灭中国空军基地,1944年4月,日本下达“一号作战命令”,调集50万兵力,发动豫湘桂战役。激战之下,长沙、衡阳相继被日寇占领,柳州、桂林先后失守。

同时,中美空军在华中华南的几处重要机场均遭日军破坏,芷江机场成了当时唯一的前线机场。对日军来说,摧毁芷江机场,已势在必行。1945年1月29日,日本决定发动“湘西会战”,企图合围芷江机场,摧毁中美空军的战略基地,并一举占领湘西,威胁重庆,挽救其行将灭亡的命运。

四、最终一战

芷江危在旦夕。蒋介石在重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任命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为总指挥,下令死守芷江机场。何应钦深知,这一役事关全局,为确保万无一失,廖耀湘的新编“王牌”第六军作为总预备队,连同轻型坦克、无后坐力炮,被C-46型运输机从昆明运到芷江。这种大规模的立体军力补充方式,在当时尚属首次。

4月9日,湘西会战拉开序幕。中国军队集结20多个师、总兵力近20万人,利用南北横亘、蜿蜒七百多里的“雪峰天险”,节节抗击,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展开“芷江保卫战”。

驻芷空军的飞机则倾力出击,对湘西雪峰山战役区日军阵地,进行连续地毯式轰炸。据统计,会战中,中美空军共出动战机2500架次,投弹100多万磅,发射机枪弹80多万发,重创日军,迫使其溃退。

激战两个月后,日军以彻底溃败而告终。中国军队凭借正确的战略战术与军力装备的优势,奋勇杀敌,共击毙日军12498人,伤23307人。巍巍雪峰山,日军滑铁卢,芷江保卫战被当时美国《纽约时报》视为“中日战争之转折点”。国内外各大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予以报道,芷江闻名遐迩。

湘西会战击溃了日军主力,不仅挫败其占领芷江机场的阴谋,还提高了中国军队“反攻之士气”。芷江,成了日军丧师折兵之地。仅仅两个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就传到中华大地、传到芷江。

为什么选择在芷江进行受降典礼?

选在芷江这个并不出名的地方商讨投降细节,主要是因为芷江建有当时远东盟军第二大军用机场——芷江机场,也是保卫陪都重庆的军事重镇,还是抗日战争取得转折性胜利的雪峰山会战(即芷江保卫战)的战略总部。

最初,中国战区受降地并非芷江,而是选在江西玉山。对此,国民党不少高层人士提出异议,因为玉山处于敌占区,大部分日军还很顽固、傲慢,不服输。如果在日军占领区内进行受降,不利于受降安全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在心理上给降使造成压力。再者,玉山远离后方,通讯、交通十分不便。

对于国民政府高层要求改变受降地点的呼声,魏德迈持同样意见,建议蒋介石选择芷江作为受降地点,并陈述了理由:“芷江机场保持完好,大小飞机可随时起降,便于受降要员及降使进出。且芷江机场空军实力雄厚,有数百架可以随时起飞作战的飞机,向日军降使展示空军实力,可对日军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争取受降的主动性。同时芷江有湘西会战克敌制胜的战绩,刚结束的芷江保卫战,打得日军损失惨重,让日军在此地投降,能让他们体会到失败的滋味。骁勇善战的国军73军、74军、100军、18军、新6军和26军,仍然驻扎在附近,全部美式装备,拱卫芷江。”

当时的报纸称:“芷江为新生武力核心之一,广大机场银翼相接,极为壮观,城郊新车奔驰,新装备之战士荷枪站立一派朝气”。在这个令日军“谈虎色变”的地方受降,可向侵略者展示武力,日军见此“必凛于中国实力,有所戒惧”。

“完胜之地、交通便利、军力雄厚、安全可靠。”听了魏德迈一番陈述,蒋介石进行了概括,最后决定受降地点定在芷江。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历史在那一刻定格芷江,一夜之间,胜利的荣光降临到了这座湘西小城,百年民族耻辱得以雪洗。

潕水明山,祥启中兴,永志受降三楚地;国家名族,奋平外患,还期耀德五州畔。和平之城,受降圣地,抗战胜利丰碑永伫芷江。

图3 芷江受降场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8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探访李达故居,擦亮红色记忆
探访李达故居,擦亮红色记忆(指导老师:黄春晖,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通讯员:张志文)2021年8月24日,湘潭大学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红色潇湘团探访李达同志故居。团队成员张志文通过腾讯会议带…
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
探访李达故居,擦亮红色记忆(指导老师:黄春晖,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通讯员:张志文)2021年8月24日,湘潭大学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红色潇湘团探访李达同志故居。团队成员张志文通过腾讯会议带…
豫挫豫勇—河南暴雨灾害
一、概况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7月19日至20日,河南省的强降雨达到近期鼎盛,全省遭遇大范围极端强降雨。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郑州7月20日16-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郑…
山川重宁—汶川大地震
山川重宁—汶川大地震一、概况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7分到28分。汶川地震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
山河安澜—98抗洪抢险
一、事件背景1998年长江发生了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多个湖泊连降暴雨,短时间内超大降水量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由于…
“爱的三角”支教团采访石泉县后柳社区支部书记
7月29日,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成员张璇、行迪琳、刘心艾、岳春晓前往后柳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采访当地社区支部书记李泽。本次访谈旨在深入调研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缺乏、分配不均问题,了…
铭震之殇-唐山大地震
四十五年前——1976年的7月28日凌晨三点,河北唐山的居民们还都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时,天灾降临,地动山摇,顷刻之间唐山化为一片废墟。灾难来得没有任何预兆,而沉浸在静梦中的城市也毫无防备。在那次7.8级的…
党员半生,初心不变
2021年正值建党100周年,为响应“三下乡”活动号召,苏州大学医学部“金色麦苗夏令营”于8月3日前往拜访已有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庄德如,送去慰问,并且倾听他与党的故事。入党参军,皆为初心庄德如老人出生于…
矿业工程学院国家级社会实践团赴潘集矿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8月25日至28日,矿业工程学院师生10余人组成的“废弃矿井修复及综合利用调查研究”国家级重点实践团队奔赴淮南市潘集区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一行第一站来到了潘集区东辰生态园,同学们首先对现场工…
“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走进后柳镇——采访篇
为了深入了解后柳镇教育现状,及参加支教活动的孩子的基本情况以便因材施教。2021年7月29日,队员朱光与岳春晓在后柳镇旅游文化中心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本次采访活动与两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