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雷 李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为此,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小手炉”2021年“三下乡、返家乡”调研实践小组于8月7日前往重庆市梁平区第二批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帘”进行实地调研。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现代青年深刻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使文化成为青年一代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新视角定义“非遗”的“活”
非遗“活”起来这一专有名词很早就出现在传承与保护领域中,普遍认知的“活”是以非遗技艺的传承、非遗艺术的流传等来定义的,而在当下科技与信息多方冲击下的时代,这样的传承是否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需要更进一步的调研与探索,以现下存在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真实情况而论。在信息多样化的时代,以信息技术化为新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不但可以活在传承之间,更“活”在思想冲击与文化碰撞之间,“活”在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意识之间。
在到达梁平区金丝竹帘厂后,队员们首先拜访了华老师,向华老师说明此行的目的及活动规划。华老师很欢迎队员们来到金丝竹帘厂推广“竹帘”文化,华老师说:“在梁平这里,近几年几乎到处都是竹帘售卖店,想要真正了解“竹帘”文化只能询问当地的制作师傅或者找到‘竹帘’的传承人”。随后,华老师为队员们介绍了当目前“竹帘”文化的情况,在华老师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民情。
以信息技术新资源为载体 传承“竹帘”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新时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对于固有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模式,愈发凸显其落后性与局限性,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作为新载体,更能够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8月7日下午,队员们拜访了“竹帘”文化的传承人华老师,在与其交流中得知,梁平竹帘以当地盛产的上等慈竹为原料,经过断竹、破竹、划片、启蔑、刨青、取丝、接丝、抽丝、织帘、作画、装裱等八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在干燥环境中悬挂展示,可完好保存上百年。
华老师说:“竹帘”的文化都是手口相传,并没有文本记载。从而导致了现在当地的很多青年并不知道“竹帘”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对比原有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模式,队员们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对“竹帘”文化进行推广与辅助,比如抖音、快手、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新载体,能够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队员们给传承人解释利用网络信息推广“竹帘”文化的优势与作用,传承人开心的问道:“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使更多的人知道‘竹帘’文化了?”,队员回答了传承人的问题,并介绍了其可以带动旅游业发展,增加当地村民的经济来源,也可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等益处。
推进“非遗”梦 共筑文化自信
文化的传承在当今时代变得尤为重要。队员们认为网络信息推广具有传播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实时性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等特点,面对当下的网络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网络、自媒体、手机等播放平台,扩宽其宣传非遗文化的信息面,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进一步扩展其传播渠道,增强信息宣传的有效性和广泛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既有利于创新文化传播载体,增强传承效果,又有利于增强非遗传承人的自信心,加强传承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血脉相传的重要媒介,是最不可丢、不可抛之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职责,也不只是手工艺人的传承,它的保护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认识、去弘扬,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流传下去,真正活起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0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