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壶一杯茶,一山一水一世界”。
雕花的窗棂,高巍的牌坊,百年古樟树,幽幽青石板,南浔古镇以她一镇之地而拥五园的气魄,水乡诗画般的神韵,在中国数百座历史古镇中脱颖而出,吸引着我们一行人“浔”之究竟。
我们带着向往与期待,秉持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智慧实践观”:勉励我们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值此暑期社会实践之际,7月16日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学子们踏上了一段“浔真”之旅。
“浔”一方纬地经天
踏入南浔的这几日,正值夏季高温,更有梅雨季节闷热潮湿的加持,一行八人无不是汗水浸透衣衫,迎着股股热浪,顶着炙热骄阳,尽管如此,三十八度的烈日依旧不能阻挡我们想要探“浔”的欣喜之情。
南浔古镇的独到之处绝不仅仅在于文与景,其原住居民与旅游开发的融合,烟火气与商业化的碰撞更让我们心生好奇,为此,在南浔的第一站我们前往了南浔古镇的管理委员会寻找答案。
在这里,我们打破了对古镇传统规划发展模式的认知,政企合作的模式使得南浔古镇的发展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朝气蓬勃,政府的宏观规划与整体性保护,企业的商业模式与长期战略,使得南浔古镇在紧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商业开发的同时,完整的保护了原住居民“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的常态化生活,同时,原住居民的烟火气成为南浔古镇吸引游客的活招牌,二者在政企合作的模式下相辅相成,不仅促进了南浔古镇的原真性保护及长远发展,同时,也能够给相同类型的古镇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浔”一处山水墨香
走进南浔的我们才发现,原来历史的脚步可以如此轻悠,蜿蜒逶迤的小街水巷,依水而筑的百间楼民居,乌瓦粉墙,河埠石阶,无言的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岁月。
来到南浔的第二站我们真正的“浔”到了南浔古镇的山水墨香,通过参观南浔非遗馆,有幸采访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湖笔制作专家张毓文老师,并且与善琏镇湖笔作坊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交流,深入走进了有着“湖上生花笔,姑苏发一枝”的赞美致辞的湖笔记忆,我们深切地被非遗传承人的坚守精神所打动,所谓“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成师傅”,而120多道工序,一月一支笔的生活,张毓文老师已经默默坚守了数十年。
在商业化的浪潮冲击下,如何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匠人精神,让现如今的年轻一代也能够坐得下来、沉得住气,学习、保护、传承我们的非遗技艺,是张毓文老师也是我们小队的所有人都在认真思索的事情。
“浔”一隅壶中日月
通过前几日对南浔古镇的政府规划、企业发展情况的深入了解,与南浔古镇的非遗传承人们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密切交流,一幅流动着古朴淡雅而灵气跳跃的诗意水墨画在我们的面前铺陈开来,我们急切的想要亲身走进南浔,走进这些陪伴着南浔古镇发展成长的居民们,“浔”到最纯真的南浔岁月。
我们穿过小巷,踱过古桥,想要沉浸在这“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河岸黛瓦粉墙绿柳拂水,傍晚的风漾着溪流的阵阵涟漪,岸边吹着口琴的爷爷,聊着笑着的奶奶,得知我们的来意,爷爷奶奶们都十分愿意与我们交流,向我们讲述着南浔的曾经,畅谈着现如今惬意舒适的生活,尽管语言不通使得我们在交流上有着些许的障碍,但在字词之间我们感受到的仍然是对于南浔古镇现如今发展的肯定,其中一位九十三岁高龄的奶奶已经在这里拥有着四世同堂的幸福,几位表演团的奶奶十分感谢当地政企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和退休后的一个精神寄托。
在南浔调研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尽管有着无数的困难,调研的进展遇到许多的波折,但团队的力量使得我们能够无畏前行,我们自上而下的走访调研、发放问卷、收集整理,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收获颇丰,“浔”得的是以南浔古镇为例的古镇原真性保护的经验,更“浔”得的是“智慧实践”的精神所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1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