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数说“贵”产实践团研究的课题是影响贵州特产发展的因素及日后特产的发展方式。暑期前,我们做了本次实践的策划书,也进行了院内实践答辩,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准备,加深了我们实践队伍成员们对研究课题的理解,明确了我们的研究方向。
我们计划制作两份问卷调查,一份是关于大众对贵州特产的认识情况问卷调查,调查人群针对非贵州人;另一份问卷调查是贵州本地学生对如何发展贵州特产的看法问卷调查,调查人群为贵州人,我们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调研大家对贵州特产的认识情况,了解程度,以使我们队伍提出宣传、推广贵州特产新路径。下面我们选取问卷中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做分析。第一份问卷,参与人数为192人,主要受众为00后,在这192份问卷中,对贵州特产完全不了解的人占了51.86%,而比较了解的人仅占了9.9%,这其中悬殊的差距也意味着大众对于贵州特产的认识真的少之又少;而谈及贵州最具代表的美食——羊肉粉时,仅有23%的人表示不喜欢,这也说明大家对于羊肉粉的接受度比较高,从中我们也能看出,贵州特产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在问卷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家所担心的问题主要是产品不新鲜、商家的虚假宣传、产品质量的不稳定以及不方便携带,从产品角度来讲,我们不难发现,市面上确实存在许许多多的假冒产品,以及有很多打着正宗特产的名号来欺骗外地人的商户和产品,长此以往,大家对于这类产品有了抵触心理,产生了不敢尝试、不想尝试的想法,而这确实与市场问题相关,而现在兴起的电商,网购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生活,如果贵州特产可以进一步演变,提升速食的种类以及还原度,我们相信贵州特产也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贵州特产也可以走出贵州,变成全中国的美食。
第二份问卷反映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积极地跟外地同学们分享贵州美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贵州美食知名度;大部分学生花费在一个地方特产上的金额在0-100元,可见它们对特产是喜爱的,但由于对特产不够了解等情况,导致她们不愿花费更多金钱尝试特产,所以要想使特产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扩大特产的宣传,让人们能够更加细致的认识它;
大部分学生认为贵州特产得到推广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展特产既可以让承载着贵州百姓精神、文化的特产走向更多受众,还能有益于经济发展。
暑期到来后,我们积极联系烟台本地的食品加工厂,想要了解有关食品加工的知识,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成功与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在七月中旬前往参观酱油酿造厂,并将其发展为我们实践队的实践基地,举行了挂牌仪式。此次参观虽然只有半天时间,但却让我们收获满满,我们了解了食品企业发展应秉持诚信的理念、见证了每一款酱油的精心研发、看到了生产车间的专业化。参观前我们与欣和企业进行了多次线上交流,说明了我们的研究课题,她们也向我们提出了不少建议,结合我们团队近两个月以来查阅的资料,我们有如下结论。
影响贵州特产发展的因素:“伪特产”多,我们称之为“伪特产”的产品是指从品种到品质,从工艺传承到历史文化都称不上特产;特色过度、受众过小,这类产品通常在全国名声不低,但产地营销者常将其作为礼品,外地消费者对其只是尝鲜,培养不出消费习惯,这也就导致其难走出本省;产品经营模式固守“老”、“特”,因循守旧、缺少创新。我们提出日后特产的发展方式:夯实产业基础,地方特产企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应该将特色企业资源进行整合、能量积蓄;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政府是地方特产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要发展好特产事业,一定要用好政策、争取地方支持。地方特产事业由于地方性,能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的支柱,是振兴一方的特色名片。
两个月以来的实践之旅使我收获很多,这一路有许多困难,我们也曾焦虑、迷茫,想过放弃,却又不想输的那么惨烈,还好我们的坚持走对了方向,我们也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清晰的认识,能为家乡特产事业的发展献上微薄之力,我们很荣幸也很骄傲,我们的实践还在继续,我们将继续探索、提出更多可行的解决方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3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