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建始行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张紫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地处鄂西南山区北部的建始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于2020年4月被批准退出贫困县。生活条件的改善提高了人们生活的幸福程度。从贫困县到成功脱贫的转变,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上,更体现在人们对生活现状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中。为了解建始县居民的生活现状,2021年暑假,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荆楚行”专项实践团队赴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业州镇和景阳镇开展实地调研工作,以发放问卷、面访调查、志愿服务的方式调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五岭深处展笑颜 脱贫开创新局面

7月22日,团队抵达建始站后,一行人前往县中心完成了问卷的预发放工作。一路上,万里晴空,青山白云,是一幅绝好的水墨丹青。相比季夏美景,更让人欣喜的是脱贫攻坚为当地带来的巨大变迁。

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实践团队在当地进行了正式的实地调研工作,分别在业州镇和景阳镇的不同地点采用随机拦截的方式向居民发放了问卷,共计114份。经过统计,团队发现当地居民对收入保障、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满意度分别高达79.89%、81.12%、80.56%、83.26%。与此同时,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团队能够明显感受到他们对现有生活的满足。综合问卷结果与实际调研,可以看到建始县在2020年脱贫后得到了较为快速、有效的发展,尤其是在交通、医疗等方面,切实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人民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路通兴业 助力新农

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团队决定在业州镇和景阳镇选取部分农户进行深度访谈。经过走访,团队了解到,近年来,建始县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优先打造联网路、旅游路、产业路,村里人走得出去,村外人走得进来,交通运输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过去,“左边石柱河,右边洋芋河,前面梯子河,后面大山坡,祖祖辈辈肩挑背磨像骆驼”,一首民谣道不尽村民出行的酸楚。现在,汽车直通村口已习以为常,路通兴业,以硒为元的产业得以发展,标准化的幼儿园时常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寻医问诊不再是难题……

除此之外,传统的耕作方式被新兴的农业模式替代,许多居民门前种植的农作物仅供家用,务农也不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生活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当地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例如早晨简单吃一碗面就需要花费12元,当地居民认为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青春志愿 基层扶贫

实践的最后阶段,团队成员想为助力当地脱贫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便提前联系了当地指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当天下午,经社区负责人陈健的介绍,团队了解到目前有两个家庭的生活存在困难,遂前往其家中通过打扫卫生、购买营养品、聊天等方式进行志愿服务,后将具体情况反馈至社区。通过团队的实践及志愿服务,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给脱贫服务贡献一份力量。

建始县是中国脱贫的一个重要缩影,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期七天的暑期实践,团队成员通过下乡调研的实践方式了解了建始县的发展现状,这让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脱贫带来的巨大人民福祉,路途中看到的每一张笑脸展现了建始县现有的幸福生活。“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作为华农学子,立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应以己之所长,担青年之责任,致力乡村发展,助力祖国腾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3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外院2312团支部开展四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曹颖)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体团支部成员国家安全意识,4月15日上午,外国语学院俄语2312团支部在3203教室举办以“国家安全青春挺膺”…… 曹颖 华中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时代的青年责任:外院2312团支部开展三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曹颖)AI技术作为科技时代的重要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世界,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为了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号召,激发全体团支部成员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与思考,3月…… 曹颖 华中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外院俄语2312团支部开展十一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曹颖)生命安全与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永恒追求,推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对于全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为了增…… 曹颖 华中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科创报国勇担当 青春筑梦新征程:外院俄语2312团支部开展十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曹颖)为带领团支部成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激励团支部成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团支部成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团支部成员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青年在科技…… 曹颖 华中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人文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参与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4月13日下午,由福州大学保卫部(人武部)联合福州市公安局上街(高新区)分局主办、福州大学学生自律委员会承办的国家安全教…

人文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师生座谈交流会在铜盘校区召开

4月13日,人文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师生座谈交流会于铜盘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室顺利召开。院党委书记刘玮、院党委副书记…

华中师范大学数蕴强师丨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

(通讯员:张婉)4月9日晚,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第37期“数苑”名师讲坛于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维护国家安全,青年挺膺担当

外院2412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国家安全青年挺膺(通讯员章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

建工学院微尘志愿者协会举办“清明雨落,思念成诗”诗词创作活动春风拂柳,又逢清明。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诗词创…

最新发布

《阿勒泰的角落》:为那古老写下最后一笔
一位年轻女性在巨大的荒野当中寂寞的散步,仿佛哈代笔下的女主人公……《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似乎具有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特有的那种魅力。想不清如此的评价算是褒还是贬,只是,在阅读李娟的散文时…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查居民幸福感,乡村振兴荆楚行
自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中国全面脱贫进程加快。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富有和满足,幸福感这一隐形的国民财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7月22日,武汉…
潍坊学院体育学院|助力抗洪防疫,筑起“青春堤坝”
“烟花”来势汹汹,战“疫”烽烟再起;中国人民心连心,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国有所需,我必前行。抗洪防疫,体院学子在行动···七月底,河南部分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导致发生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人民群众…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故事传荣光,趣味课程伴成长
7月15日安徽师范大学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花山村村委会议室开展了讲述红色故事系列课程和特设趣味课程。此系列课程旨在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响应国家…
安徽学子三下乡:在那风雨中,为你撑把小红伞
或许是座无人光顾的孤岛,或许是那海底赫兹不同的抹香鲸,他们是微风乍起蒲公英吹落的种子,是被遗落在遥远荒原的孢子,是满天大雨里没有庇护只能奔跑向前的孩子。这是我第一次以一个小老师的身份和这么多孩…
《遥远的向日葵地》: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李娟2017出版的散文集,所写的是他们一家十年前在新疆南部荒野种植向日葵的情景。书中李娟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向日葵地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微……其中《外婆的…
三下乡感悟:相约一夏,你我温柔彼此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支持乡村教育的建设发展,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组建“映山红”实践团队,赴安庆市杨桥镇进行暑期志愿服务。很荣幸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让怀揣支教梦想的小小车轨载我去看看远方。期待的…
《我的姐姐》:“亲情”、“女性”两不沾
在《我的姐姐》播出以前,我是抱有很大期待的。近两年,“女性”成为影视圈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彰显女性力量地作品出现在荧幕,从《成风破浪的姐姐》到《听见她说》,从《82年生的金智英》到《小妇人》………
《遥远的向日葵地》:老人为什么越来越孤独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李娟2017出版的散文集,所写的是他们一家十年前在新疆南部荒野种植向日葵的情景。书中李娟一如既往地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向日葵地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微:她勤…
行在暑假|党史普及宣讲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