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抗洪故事,传爱国精神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李明珠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强降雨持续多日,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实践队员的心。为学习抗洪事迹,更好地向孩子们传递抗洪精神,安徽师大赴安庆“映山红”实践团队特组织采访老党员方光明先生,了解他的抗洪故事。

7月17日下午7点,“映山红”实践团队的队长曹静带着几名队员前往党员方光明家中。方先生的家很简单,两间不大的房屋带着一个院落,屋里的家具也很基础。实践队员跟随方先生前往客厅,采访时,方先生坐在凳子上,队员张心钰坐在老党员边上的稍矮一点的凳子上,负责提问和解释难懂的方言。据方光明先生介绍,他是1966年入的党,距今已经有55年了。方光明先生说,入党这么多年来,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莫过于六八年的防汛防洪事件了。

夏季雨水多发,花山村又是丘陵地貌,多山丘,地势低洼,雨水不易排出,因此抗洪防汛工程迫在眉睫。瓢泼大雨,一下就是好几天,而且没有要停的迹象,村民们都很担心。日常出行不便是一方面,更令人担心的是暴雨带来的洪水可能会损坏农田,影响粮食生产。村里人多是以务农为主要的生存方式,粮食收成是家里一项很大的收入,对每个家庭来说都相当重要。方光明心里清楚抗洪是件危险的事,发生意外的概率极大,可他还是选择义无反顾地冲往抗洪一线。因为他更清楚,抗洪防汛是件大事,事关几百亩田的收成,事关数百村民的安危,总要有人负重前行。而他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的身份,更代表了一份沉重而庄严的责任。那些天里,几天几夜不休息是常态,回家更是不可能的,吃食都是别人送来的,脏了,就在田里洗洗,累了,就随地休憩。听到这里,实践队员们纷纷感叹他们实在太辛苦了,这种吃苦奉献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而方光明先生只是笑道:“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而近日,河南突如其来的洪灾也在牵着民众的心,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大部地区降暴雨或大暴雨,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已超当地年平均降雨量。截至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已致302人遇难,50人失踪。河南受灾,各省纷纷支援,多省救援人员连夜驰援河南,众多企业、明星以及普通人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援助河南,捐款、捐赠物资,点点星光汇成阳光,照亮乌云下的河南。那些前往河南救灾的人们也像当年的方光明先生一样奋不顾身,一样在为一些人的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这些冲锋在前的身影,这些争分夺秒的救援,这些风雨同舟的守望都在传递一个信号: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河南加油!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河南的灾情已得到控制,灾后的重建工作也在正常进行。当年的党员方光明先生为守护花山村而奋斗,如今的各省人们为守护河南而努力,时代改变了,但这种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致的。

采访完毕,实践队员们感触良多,成员张娣决定带给孩子们一堂特别的课,既是安全课也是爱国课。张娣向孩子们介绍了河南洪灾的最新情况,以一串串具体的数据向孩子们展示河南洪水的严重性,近千万人受到了伤害,数字的背后是冷酷的现实——多少孩子再也吃不到妈妈做的饭菜,多少妻子再也不能拥抱她的丈夫。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重视自身的安全,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爱自己的人负责。接着,张娣向孩子们提问:“灾难面前,我们做了什么” “很多高校让受灾学生申请临时困难补助;高德地图连夜赶出河南暴雨信息互助通道;包子铺的老板把店里所有的包子拿出来免费发放……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尽自己的那份力,这就是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能够最快地控制住疫情并快速研制出对应的疫苗。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也该像这个国家的所有人一样,有一份爱国心,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少年强,则国强,希望你们能够让国家越来越好。”孩子们把话听进了心里,有个爱打游戏的男孩对他的老师说想把准备充值游戏的钱捐给河南。

这节课结束了,但这节课的影响不会就此结束。润物无声,它在无声地滋养着祖国的花朵们。在河南洪水时,我们能积极捐款援助河南人民,在疫情来临时,我们也能团结一致,共克时艰,这就是中国人民,这就是中国精神。洪灾会过去,疫情也会过去,但我们面对困难的精神将会一直传承下去,这些花山村的孩子们也会永远记住这堂课,拿好时代的接力棒,守护花山村,守护祖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4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玉兰社|“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活动预告

清明风起,万物生辉。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深化节日人文内涵,山东理工大学玉兰社将于2025年4月10日14:30至16:00,在13教407教室举办“鸢飞清明,情思寄远”主题文化活动。活动融合手绘纸鸢创作……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活动总结

春意盎然,万象更新。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同学们走出教室、亲近自然,玉兰社于2025年3月26日至29日成功举办了“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系列活动。活动通过手工创作与摄影比……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主题活动预告

“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趣同欢”——玉兰社线上春季主题活动即将启幕为迎接春日盛景,激发学生创造力,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将于2025年3月26日至29日举办“春景迷人共赏,活动有……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总结

近日,由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举办的“感恩之心,温暖相伴”活动成功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传递温暖与正能量。活动当天,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预告

在这个寒意渐浓的季节里,一场充满温情与意义的活动即将在山东理工大学的校园内拉开帷幕。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精心策划的“感恩之心,温暖相伴”主题活动,将于2024年11月28日在……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温暖立冬,共迎寒岁”主题活动总结

立冬已至,寒意渐浓,而山东理工大学内却洋溢着别样的温暖。玉兰社精心筹备的“温暖立冬,共迎寒岁”主题活动圆满举办,为校园带来了一场充满文化韵味与欢乐氛围的盛宴。活动在对传统文……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温暖立冬,共迎寒岁”主题活动预告

立冬将至,一场充满温情与文化魅力的活动即将拉开帷幕。玉兰社精心筹备的“温暖立冬,共迎寒岁”主题活动,正蓄势待发,准备为大家带来一个难忘的立冬体验,将于2024年11月07日在山东理工大……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玉兰社|“青春正当时,运动展英姿”女生运动打卡活动总结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正当时,运动展英姿”女生运动打卡活动在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玉兰社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旨在鼓励女生积极参与运动,展现青春活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生…… 张凯迪 王晓玉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繁樱似锦芳华绽,义务导游递温情

近期,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如约而至,湖南科技大学樱花园迎来客流高峰。湖南科技大学魅力旅游协会,商学院社团管理部联合举…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

商学院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4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携手谢子龙摄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志…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最新发布

南财学子三下乡:助力疫情防控
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防疫单位的详实防疫措施,在7月20日,团队成员分别前往常州市武进区仁和家园、南通市通州区李家楼村,以采访居民的形式,获取中央防疫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开展进程。据调查,社区作为疫情防…
安庆市独秀园:尽微薄之力传革命精神
为深入了解陈独秀先生的事迹,学习其勇于开拓创新、为国奉献的精神,7月18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赴往安庆市独秀园。在独秀园,实践团队先是参观学习,接着采访了馆长田地山和科…
乡村振兴路漫漫,安财学子展风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价值目标是脱贫攻坚,带动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不断发展。《2020年政府管理工作分析报告》表示,今年将把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视为首要课题,坚决脱贫攻坚…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
十八洞村扶贫故事文案——秦丽鹃,曾琬淳,胡满琴图片——“乡村振兴与乡贤文化”暑期实践团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为响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号召、深…
品十八洞村发展故事 悟精准扶贫正确方向
品十八洞村发展故事悟精准扶贫正确方向文案——秦丽鹃,曾琬淳,胡满琴图片——“乡村振兴与乡贤文化”暑期实践团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为响应中国特色社会…
这个夏天,最耀眼的是师生情
为支援乡村教育,对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7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庆市杨桥镇花山村开展了为期十四天的支教活动。师生虽然年龄有差异,但对待…
合肥工业大学赓续红色精神实践团线上参观
时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上海市,江苏省“探寻革命道路,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响应…
谱写支教旋律,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7月28日,合肥工业大学“情系乡村教育,构建阳光课堂”三下乡实践团队历经五个小时车程,来到了距合肥两百公里以外的宿州市灵璧县砂坝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旅程。在这短短的七天里,原本想要为孩…
“三下乡”感悟: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三下乡”感悟: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七月流火,八月未央。7月15日,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实践团队的“逐梦青春团”七人组小分队在首站巢湖市,开展了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
江西婺源的叫卖吆喝采录
游山村,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在婺源县游山村支教的十几天中,我看到了淳朴的江西文化,河两岸的墨瓦白墙,这里也有独特的叫卖吆喝的方式。这个宁静的小村子里有着很典型的徽派特色,屋子之间没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