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商业宣传形式,从原始社会末期商业贸易出现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高亢悠扬的吆喝声像历史的印记一样,穿越无限的时光,刻画着每个人的儿时回忆。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吆喝文化也不断遭到挑战。宁乡市的吆喝文化目前的境况如何,又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呢?我探访了一位00后宁乡市本地大学生,听听他怎么说……
问:您觉得吆喝文化在当地常见吗?
答:其实已经不常见了。
问:您觉得叫卖吆喝文化有必要保存吗?
答:这个问题要拆分来回答:就文化本身来说,吆喝文化并不是落后腐朽的文化,具有保存价值;就文化载体来说,吆喝会打扰居民起居,扰乱市容。
问:您认为叫卖吆喝文化会被其他商业广告形式(如电视播放的宣传片、广告牌)取代吗?
答:文化不会被取代,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或者说是更新(像集中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进行;小区业主群传播信息)
问:您认为什么制约了吆喝文化的保存?
答:比如说吆喝自身存在不足(在无意间打扰了市民);还有政府的管理
问:您认为乡村叫卖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答:我觉得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吧,其实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问:您认为乡村叫卖文化有哪些保护措施?
答:比如说改变吆喝的时间地点,集中活动;政府出台政策等等
通过与他的对话,我们不难发现,对这一代人来说,尤其是00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吆喝文化的看法已经发生改变。对于上一代人来说,随处可见的吆喝声是童年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出现的吆喝声深深留在记忆里,即便几十年过去,那一声声吆喝也是童年记忆的一种象征符。如果吆喝文化渐渐落寞,也象征着他们的童年时代离他们越来越远,对于过往的怀念,让他们尤其舍不得。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童年生活更加精彩,有电视、网络,还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于是乎,吆喝声对他们的印象便不是特别深,进而取代的是“扰民”这一不好的印象。同时,各地的乡村文明建设也将“嘈杂”的吆喝声纳入乡村不文明现象之一,从而采取很多办法加以改造或者取缔。一方面也是由于吆喝的一些局限性和“变异”现象,有些吆喝声不再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也不是独具韵味的有节奏的吆喝,而是靠着喇叭等设备一遍遍放着嘈杂的声音,丧失了原有的韵味。
难道说,吆喝文化就应该如此逐渐没落,消失在大众视野吗?不是的,吆喝文化之所以叫文化,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并且服务于生活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优秀的文化会经过时间的打磨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无论是上一辈人还是这一辈人,都表示同样的看法,如我们的采访者所说:“吆喝文化跟烟花文化十分相像,都有一定弊端,但是却是几代人的记忆,或者说精神图腾,烟花对环境存在污染,并且有安全隐患,现在虽说禁止私自燃放,但是只要政府批准,像烟花展、烟花节,我们依然可以欣赏烟花的美,感受其绵延千年的艺术美感;吆喝其实也可以通过政府规范,在消除它对于市容市貌以及居民的影响的同时,开展类似活动展、集市,让还未体会过吆喝文化的晚辈们,感受这种热热闹闹的气氛,可以切切实实使吆喝文化得到保护,当然保护的决定还是握在政府和居民手中,只要大家重视起来,吆喝文化才能顺利转型,得以重生。”这是来自一个当地00后大学生的内心真实看法。
当问到“如果吆喝文化消失了,你会觉得可惜吗?”这一问题时,他说:“对我来说,如果它消失了,我不会有很大的感触;但是对于我父母这一辈的人来说,会有一些遗憾。”事实上,并不是说吆喝文化对当代年轻人已经丧失了意义,造成他众多年轻人有这样想法的原因显而易见,吆喝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但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许多人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只是当做一种扰民的杂音。无疑是让人痛心的,与此同时,探寻吆喝文化,传承吆喝文化,发展吆喝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才是吆喝文化真正的出路。
吆喝文化何去何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根据当下文化发展趋势,采用与大众传媒相结合的方式,拍成电影或者纪录片。目前来说,国家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剪纸、雕刻、刺绣等都被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纪录片这一形式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他文化尚且如此,吆喝文化为何不能?
声声吆喝具有极强的韵律感,极具特色的吆喝风采加以雕琢刻画,通过话剧进行现场演出,能够极好地展现其文化魅力。通过现场观看话剧表演,能使人更加具有代入感,仿佛真正穿越到那时、那地,用心聆听来自遥远的呼唤。
吆喝人作为吆喝文化的主角,对吆喝人进行艺术刻画,树立典型形象,也是保护吆喝文化的重要一环。如同手艺人都有手艺的传承者,宝藏都有宝藏的守护者,对于吆喝文化这一宝藏,吆喝人就是它们的守护者,为吆喝人进行艺术刻画,树立典型形象,是保护吆喝文化必不可少的一环。
将吆喝故事进行艺术性加工,增强其可读性。在中小学教材课本中有不少关于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课文,由于教育的覆盖性,几乎这些在课本中出现的传统技艺、传统文化,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熟悉的事物,教育起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对吆喝故事进行艺术性加工,让吆喝故事出现在公众视野,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吆喝文化的普及。
拍成电影、纪录片,制作成话剧进行现场演出,对吆喝人进行艺术刻画等等都离不开“创新”二字,除此之外制作成海报、绘画宣传,将吆喝与音乐相结合,进行音乐创作等等都是文化创新的方式,吆喝文化的保护方法很多,但是要真正实践还需要有人去践行。只要政府带头,人民支持,吆喝文化就不会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几千年岁月悠悠,吆喝文化流传至今,遇上了如今大变局的时代,吆喝文化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4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