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这是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厉家寨人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以“一把锄头一张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毛主席对厉家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战天斗地、敢为人先”精神作出肯定。从此,厉家寨成为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整山治水的典范。
厉家寨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共有5个自然村,714户。村子位于莒南县东北部的大山脚下三山五岭两河之间,自然条件恶劣。1955年,厉家寨由13个初级社合并成大山农业社,经过几年奋力拼搏,厉家寨累计凿通三道岭,搬掉11个岭头,填平21个大汪、300多道水沟,改修12条小河,把上千块横七竖八的小块地削高填洼,深翻整平118块大地,增加耕地面积192亩。1956年,厉家寨粮食亩产达到550斤,提前8年实现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
这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兴家立业的传家宝。过去,厉家寨是一个纯山村,除村南有一片小平原外,其他地方多是山岭起伏、沟壑纵横、高洼不平的地貌。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厉家寨提出了“向大山进军,向荒坡要粮”的口号。厉家寨人靠着坚强的意志,用比较原始的工具,战严寒、斗冰雪,日夜塵战,改变了“三山五岭石头多”的自然面貌。
这种精神就是科学创造的精神。实践告诉人们,尊重自然规律,采用科学技术和手段,才能达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目的。为了扩大耕地面积,1954年,厉家寨人决定移河改道,经过一冬一春的苦干,将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河道取直,整理出厉家寨第一块13亩的大田,并从中总结经验,把近千亩的零碎地块整理成大地块。为解决水患,1955年冬,展开截流工程,凿通了三道岭,修起了四座小水库、开挖了两千米排水沟,建成了能排能灌的水利综合工程。
这种精神是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在整山治水中,厉家寨的党员干部是模范,是标兵,他们一身正气带头实干,大大激发了群众战天斗地的积极性。厉家寨的几任主要带头人——厉月坤、厉月举、厉日耐等都是心里装着群众的好支部书记。他们的经典语录悉数都记在历家寨人心中,厉家寨的发展囊括了几代人的心血与汗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厉家寨人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终于将丘陵沟壑变成一片沃土。
20世纪90年代,为了让摆脱贫困的厉家寨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村党支部把目光瞄向了樱桃种植,通过引种育苗,推广技术等一套组合拳,厉家寨人的樱桃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同时,厉家寨还建立了电子商务中心,拓宽农销售渠道,提升厉家寨樱桃品牌影响力。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沂蒙人民无怨无悔的奉献付出、敢为人先拼搏意志、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展现于社会各个角落。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未来前进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仍需要从厉家寨精神中汲取营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5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