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7月31日,烟台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延路人队伍继续前行,今天探索的是沂蒙的特产——煎饼。煎饼是临沂地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沂蒙人民即开始食用煎饼,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中写到,“煎饼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这次去探索煎饼更是因为它是红色精神的载体,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摊煎饼支援前线,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7月31日一早,延路人队伍来到了临沂市蒙阴县的椿树沟村,这里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取景地,这个“被遗忘”的小村庄也通过这部纪录片火了起来。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的传播,这片世外净土,这片魅力无穷的奇丽山水,这里的古老民俗,这里独具特色的煎饼文化,给世人带来了一种新奇,带来一份惊喜。今天先参观的是椿树沟煎饼文化馆,这里集中展示了煎饼的历史文化、传统制作工艺、煎饼展销品以及煎饼的传说等,在参观过程中队伍成员对摊煎饼的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讲解员介绍,在椿树沟这片古老的净土上,椿树沟人“俎豆犹古法”,一直保持了令人瞩目的烙煎饼古老传统,传统的手工煎饼制作过程非常复杂,烙出一张煎饼,至少得两天时间,头一天泡粮食,第二天把泡好的粮食磨成糊,然后才能上鏊子烙。正如蒲松龄的《煎饼赋》中写道:“乃随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煎饼的制作工具称为鏊子,沂蒙地区多用柴火鏊子,一人烧柴火,一人摊煎饼。说起煎饼的吃法,最著名的是煎饼卷大葱,在沂蒙还有塌煎饼,菜煎饼等吃法,煎饼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蒙山望海楼下乐于助人的土秀才田壮,因为得罪恶霸被关进大牢,恶霸扬言49天不准送饭,只准送笔墨纸张。后来,田秀才的妻子巧珍在睡梦中得到蒙山娘娘的指引,摊制煎饼,放上大葱提着豆酱给田壮送去,看大牢的以为煎饼是纸、大葱是笔、豆酱是墨,就没多盘问。就这样,田壮喝着山泉水,吃着煎饼,四十九天后不但没死,而且比进去前还好,只见红光满面的!县官很惊奇,没敢难为他,让他平安出去了。田壮回家后,更加发愤苦读, 决心参加考试以改变现状。善良的巧珍,为报答蒙山娘娘的恩德,就热心地向四邻八舍传授煎饼技艺,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摊煎饼就在八百里沂蒙传开了。
参观完椿树沟煎饼文化馆,队伍又来到了花溪小院两位煎饼传承人的家中,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了解到煎饼多由粗粮制作,玉米、地瓜、高粱等都可作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再用磨研磨煎饼原料就做好了,说起煎饼,两位传承人眼中都充满了光,她们说,沂蒙煎饼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听老一辈说在抗战时期,当时要在两天内把2500多公斤粮食摊成煎饼,村子里能干活的妇女只有80来个人。想想前线的战士在流血,妇女们就是拼了命也要把煎饼摊出来给部队送去。在“沂蒙六姐妹”的带领下,妇女们行动了起来,饿了舍不得吃粮食,吃两口榆钱饭凑合,手上烫起了泡挑破了接着干,2天之内就把2500多公斤粮食烙成煎饼送到了前线,当时煎饼就是前线战士最好的口粮。在整个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乡亲们在“六姐妹”的组织下,共为部队烙煎饼7.5万公斤,正是沂蒙煎饼供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陈毅元帅说过一句至今让沂蒙人民听来仍热泪盈眶的话——“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其中一位传承人告诉我们她的手艺是姥姥传给她的,姥姥年龄大了,摊煎饼是个体力活,已经干不动了,作为地地道道的沂蒙人,她不想让煎饼工艺失传,于是跟着姥姥学习摊煎饼,她希望沂蒙煎饼能开拓新的未来。
革命年代,煎饼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沂蒙煎饼不仅代表的是一种浓浓的乡情,还是“水乳交融,荣辱与共”沂蒙精神的载体,煎饼虽朴素,却承载着沂蒙人的淳朴,鏊子上的红色美食正在续写沂蒙新的传奇,愿沂蒙煎饼在新时代续写新的征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5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