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物访谈 | 王发芸:一段风情千万曲,惟愿留与后来人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李忠洋

汉剧传承百余年,有多少曾经志在发扬汉剧的青年演员,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热爱着汉剧,戏曲的脉络早已深深刻在他们的骨子里。2021年7月底,实践团队成员陈佳炜,再次来到安康汉剧团,拜访汉调二黄国家级传承人王发芸,从她的回忆中,与汉剧相伴的几十年,如一幅画卷般,徐徐展开。

采访对象

王发芸,女,汉族,1941年9月出生,陕西安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调二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58年拜汉剧团艺人左玉贵为师,学习传统汉剧,主攻刀马旦,1960年拜京剧名旦尚小云为师,继承尚派艺术,此后又拜京剧名家刘平安、张玉昆等人为师。“现在我虽已退休,但仍然心系汉剧,愿将自己毕生所学传与后人。”

实践日志

七月底的安康,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蝉鸣声一阵又一阵地从路边袭来,尽管陕西地处高原地带,然而夏季依旧十分炎热。团队成员早早地赶到剧院,而此时汉剧团已经开始热火朝天的排练了,之前也提到过,再有一段时间,汉剧团就要进行一次比较隆重的演出,只可惜我们没有了如此眼福。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王发芸老师——汉调二黄国家级传承人,可谓是真正的戏曲界“国宝”之一。老师精神矍铄,尽管年事已高,但仍在孜孜不倦地教导学员排演。由于之前早已联系好,略作寒暄之后,王老师便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岁月匆匆如流水,转眼间,王发芸老师从事汉剧表演行业已六十年有余,几乎是将整个人生都用在了汉剧的传承、表演之中,也正因如此,她对于汉剧行业的理解非常深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与支持,王老师看到了戏曲发展的新希望,也在话语中透露出对汉剧未来发展的憧憬。

说是采访,其实更多时候是实践队员抛出问题,王老师在不断的回忆与叙述,老师和蔼可亲,我们也更能够放松下来,领会她话语中的意思。回顾七八十年代的汉剧,王发芸老师显得非常高兴,那时候戏曲正是发展的好时候,“戏曲艺术是非常非常的高峰期,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啊。”王老师如是说。的确,新中国初成立时,人们的娱乐活动并不丰富,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听戏唱戏就是最好的放松了,就像现在的歌曲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

兴趣是最强的动力,王老师能够进入汉剧行业,也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我从小在西关小学上学的时候就爱唱歌,就爱蹦蹦跳跳。”因为幼年的活泼爱动,王老师得到了在过年时参加民间艺术汇演的机会,没想到后来竟得了奖,甚至在汉剧团的舞台上进行了表演。这样的奖励让幼年的王发芸感到兴奋,也对参加汉剧、投身汉剧表演有了更强烈的向往。恰逢当时的教育局局长与领导十分支持汉剧的发展,没有经过考试,便让这一批优秀的小演员进了剧团。也未曾想,几十年后,他们会成为汉剧团里最深厚的基础力量。

谈到自己的恩师时,王老师显得异常激动,她非常感谢自己这一生中遇到的几位师傅,比如京剧大家尚小云先生,尽管只跟着他学了一折子戏,却让王老师受益匪浅,甚至在之后学习与教导学员时会可以模仿尚小云老师的风格。“先模仿而后有创新、有自己风格”,在戏曲行业里,这个说法无疑是能得到证实的。没有各位师傅的教导与训练,难以有王老师的今天,“按我的条件,我个子也矮,形象也很一般,我就是展现不太好的,我用心,我就是一定要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一直在追梦,即使不能演出了,我就还是想把我60多年的舞台艺术传承下去。”一代老艺术家的风骨,令我们肃然起敬。

安康汉剧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王老师觉得,是剧作家、作曲人的严重缺失。“对于我们这些演员来说,原来是没有学过谱曲呀,最早都是师傅们口传的,师傅怎么唱我们学着演,后来才有谱子,有专门的作曲人。”对于以唱为最重的戏曲行业来说,没有谱子,只靠口口相传,是很难传承下去的。尽管现代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我们在查找资料时也找到许多记录汉剧音频唱段的媒体资源库,但是汉剧需要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创新,没有合格的专业的剧作家,如何能够创新呢?而对于作曲人来说,“作剧的人要有安康的生活,还要懂得我们这个汉剧艺术舞台的规律,这样他写出的本子才能呈现在舞台上。”可见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首先就是要“了解当地的生活”。幸运的是,剧团里的老一辈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早已开始培养起年轻一代的剧作家了。

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令我们的采访队员意犹未尽,王发芸老师的汉剧生涯光辉而璀璨,因为热爱,所以全身投入而不后悔,时代在发展,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戏曲文化传承,汉剧表演相信也越来越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与喜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也当为戏曲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中南大学“汉剧知音”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李忠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5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支教团开展“‘用科学造福人类’——生物技术的奇妙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支教团开展“‘用科学造福人类’——生物技术的奇妙世界”活动发布日期:2025年1月22日地点: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吴家楼子村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科…… 张文昊 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拒绝“碳”危,用爱守护万家安

中国青年网威海1月18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核心目的在于保障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与稳定社会秩序。一氧化碳隐蔽性强,中毒初…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支教团开展“‘用科学造福人类’——生物技术的奇妙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支教团开展“‘用科学造福人类’——生物技术的奇妙世界”活动发布日期:2025年1月22日地点:山东省临沂…

志愿之火璀璨微光,文明篇章由此开启

中国青年网威海报道1月19日电2025年“戏游环翠”戏曲节盛会即将拉开序幕,为确保活动现场秩序井然,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享受这…

深挖电商潜力,驱动农业振兴

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壮阔蓝图中,山东日照莒县正凭借特色农产品书写着精彩篇章。近年来,莒县紧紧抓住电商发展机遇,将本地的蜜…

模式革新与机制优化的破局之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动下,产业振兴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引擎,而电商销售模式为特色农产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山东省作为农…

最新发布

武汉大学生与蔡甸区野生动物亲密接触
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黄石、武汉、石首、神农架实践队伍来到蔡甸区进行调查。提到野生动物,很多人会下意识想起原始森林,然而并非只有原始森林中才能见到野生动物,在人来人往的湿地公园与湖…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用青春脚步丈量红色地标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习红色革命思想,将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实践团队以安庆市红色资源为重点、向其他地区红色事迹辐射的“网络状”互动并结合调…
爱党拥军新模范,红嫂精神代代传
7月30日,烟台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延路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所有成员集结完毕,正式开始以“沂蒙红色列车行,传承精神聚人心”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众所周知,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
武汉大学生探访沉湖湿地,为野生动物保护献力
7月11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黄石、武汉、石首、神农架实践队伍从黄石出发,踏上了去往武汉的野外调查旅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来到武汉以后,队伍各成员一同进餐,在就餐的饭店里,几只家燕在餐桌…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红色基因,筑梦记忆
七月盛夏,蝉鸣花开,缤纷暑假如期而至。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红色基因,筑梦记忆”红色故事…
实践日志 | 汉剧演员:戏曲文化养育的民族之花
当实践团队赶到汉江大剧院时,演员们的训练早就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经过交流我们了解到,汉剧团即将开展一次大型的演出活动,训练负担比较重,因此我们尽量不去打扰他们的训练,只是安静拍摄取材,偶尔当…
鏊子上的红色美食——沂蒙煎饼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7月31日,烟台理工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延路人队伍继续前行,今天探索的是沂蒙的特产——煎饼。煎饼是临沂地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
实践日志 | 安康汉剧团:岁月风尘掩不住艺术之光辉
第一天的实践调研,让我们对于汉剧的传承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一些隐隐的担忧,为此,汉剧知音实践团队,决定前往安康汉剧团、汉剧研究院,亲身体验汉剧文化,更重要的是——了解当前汉调二黄在安康的发…
山东大学“建党百年,山大百廿”线上宣讲团开展总结会议
正值建党百年,又逢山大百廿,为进一步弘扬建党百年奋斗历史,宣传山大百廿发展历程,同时探索公众对于相关会议及精神的了解程度及对于自媒体传播的认识,团队成员决定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投稿、调查问卷以及网…
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童心向党,逐梦成长
为营造良好的党史教育学习氛围,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7月18日,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团队开展了“童心向党,逐梦成长”主题活动。志愿者团队在带队老师张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