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下定决心要参加实践时,我的内心十分迷茫。我只是告诉自己,我要参加社会实践,为了充实假期也好,为了获得实践学分也罢,我一定要开始我的第一次尝试。但我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公众号向我推送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决定参加哪个项目,有的项目就已经截止报名了。在我不知道如何抉择时,我决定尝试自主立项,我找到了钱学森书院的自主立项项目,并在实践的交流群里找到我现在的队友。最终我们确定了开展主题为“返乡疫苗普及率调查调研及疫苗知识科普”的专项社会调研。之所以选择这一个题目,首先是因为疫情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需要同心协力一起度过的难关。在这样的平台上,我们有机会更加深入、准确地了解群众对疫情的所感所想,发现一些“新”形势下的“新”现象,“新”状态。再把调研结果转化为知识宣传,也为我们的家乡防疫工作做出“新”贡献。对于自身来说,也让我们对疫情有“新”认识和“新”作为。
当然,实践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在线上工作交流相对效率较低,而且各地的疫情情况也有差异,很难统一开展工作。再者各地的市民情况不同,调查也存在较大的困难。但队员们都想办法尽力解决,如安排时间讨论工作,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个人工作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通过比较地区间的差异,寻找比较合理的整合归纳的方法,从而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深知一个人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也更加认识到团队的力量。作为队长,我也感受到统筹管理一个团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时常会有意外情况发生,甚至队员之间会出现小摩擦。但最后通过调整安排和不断沟通,还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更多的时候,我觉得队长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统筹组内各个队员的意见,从而找到最合适,同时适用于大部分同学的解决方案。这次的实践也让我在统筹协调能力方面得到不少的锻炼。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在我个人看来是一次成效不错的实践经历。从高中毕业后,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向社会迈出自己的第一步。从组队时与不同单位的沟通,到进行活动时向市民发放问卷,寻找访谈对象。到完成调查后的宣传,与居委会,报社等不同单位进行沟通,都是很好的锻炼与人打交道的一次锻炼。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社会中面对不同的对象需要使用不同的交流方式,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有利于提高沟通的效率。我也知道,一个团队,并不是一定就能达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潜力,如果团队内部处理不当,还有可能造成一加一小于二甚至更严重的后果。要想形成团队合力,必须要统筹好内部每个成员,每个小团体之间的关系。但这种统筹,不是兼顾所有人的意愿,不是绝对的民主,这样会导致效率低下;也不是一个人的“独裁”,这样只会制造矛盾。我认为,要领导一个好的团队,需要在“民主”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兼听”但不能“偏听”也不能“全听”。希望这些经历和经验能够一直引领我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到正确的道路和待人处世正确的方式,那我认为这一次实践经历就非常值得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6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