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教育任重道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昵称可以做到破罐

我以前不怎么关注乡村教育,或者说,以前觉得教育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乡村与城市,沿海与内陆,都一个样。但如今亲身来到乡村支教,我才后知后觉——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上了初中的孩子小学的基础运算都弄不清,甚至连题目都读不通读不懂,我不禁发自内心为他们今后的考试升学感到忧心。这时我才恍然,原来,教育的差别可以这样大。

于是,我自然对教育有了更多的关注。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我更容易关注广大的城市的教育——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和我是一样的,我在求学路上曾遇到的障碍,或许他们未来也都会遇到,我走过的路,或许是他们未来某些人会走的路。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都在承担当前教育制度的益处与弊端,再加之“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令我更想知道乡村孩子们如今会有怎样的渠道获取知识?他们是否真的凭借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在接受当前教育的时候获得的是什么?所接受的教育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

在此之前,我也从网络上的各种资讯平台里得到关于乡村教育的信息,可总觉得还是有一层滤镜,把原本更全面具体的事实割裂得片面失真。之后我发觉亲身参与义务支教也许能为我解答疑惑,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一些疑问。加之,实践团队在招募支教志愿者,几经犹豫,最终我决定报名支教。

刚到花山村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环境真的挺好。虽然进入山村时七绕八拐,但还好近几年修了水泥路,也不坎坷泥泞,就算这样,到达目的地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可这里别有一番景致——青山绿水,百亩荷塘,蜿蜒的小溪流里不少小鱼游来游去——相比之下,反倒觉得自己家乡因工业污染,变得乌烟瘴气,河水亦污浊不堪。然而美好风景的另一面便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工业制造业难以扎根。没有经济开发,原始风貌自然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保留,可是无企业意味着无工作岗位,青壮年只能背井离乡,到拥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地方去谋生存来养家糊口。所以,实际上村里孩子的父母不少都外出务工了。有些是父母皆在外,境况好点的,母亲留于家里,父母都在家的很少。

初来乍到,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的学校学生人数很少。初中,初一初二年级总共七人,初三十几人。小学,因为已经停止招生,总共就四个年级,学生人数加起来不足五十人。这和我过去对乡村小学的认识很不同——至少在我们家乡,乡村小学都有完整年级,一到六年级都包含在内,这让我多多少少有些诧异。我们跟学校唯一的老师交流,他说,读到三年级,学生都到县城的小学读书了。不难理解,大多数学生选择到县城读书——毕竟相比之下,县城小学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也确实比较好。只是我有时候多了些担忧,据说有大概十分之一二的学生到县城小学读书选择寄宿——那么,在人格塑造,各种习惯形成,对这个复杂世界还没有多少认知的年纪,早早脱离父母家庭,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另一些学生家长,要么在县城附近租房,陪着孩子早出晚归地上学,要么在县城买房,以方便孩子完成学业。负责每日给我们做饭的大姐,她的孩子就读三年级,现在便在县城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农村离县城小学实在有些远,不希望孩子寄宿,想给孩子多点陪伴,就只能租房或者买房。这造成的一个问题是,无论租房还是买房,都会给学生家庭带来一笔不小的支出。

小学负责人杨老师是一位还有两三年就退休的老教师,之前在县城小学教书,后来主管乡村几个教学点的罗校长觉得学校全是代课老师不太好,所以在19年的时候把杨老师安排下来,让他负责管理小学的相关事宜。学校这才拥有了一个在编的老师。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乡村教育事业自然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来到这里,我始才发觉,原来这项大工程还有很长的进度要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项工作的推进也需要得到社会足够的支持和关注,最终才能做到不让一个地方掉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7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组织师生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4月25日上午九点,文法学院组织法学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参加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第三讲学习活动。本次大讲堂以……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4月24日,文法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于书法实验室B-319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主……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学生会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

文法学院学生会于4月22日中午在北校区启智楼229教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本次例会由文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彭金龙主持,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部长及各部干事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伊始,文法……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学生座谈会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准回应学生诉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文法学院于4月22至23日分别在南校区学院楼B-103和北校区树人楼101召开学生座谈会。会议由文法学院教学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徐梓滢、教…… 刘雨欣 郑娅 王玥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校企携手启新程 产教融合谱新篇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4月24日下午,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河南省标新立义……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持续深化作风建设,2025年4月24日下午,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在学院楼B207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专题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等形式,推动…… 马智慧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三下乡故事:关于乡村教育的一点感悟
八月一日,我在那天认识了我所教的那个初中一年级学生。他活泼开朗,调皮幽默,一经接触我便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他给我带来的感觉——纯粹的喜怒哀乐,无所顾忌地表达,不同于成人那样处处充满隔阂、防备,带着…
宣讲百年党史,争做时代新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一路风雨兼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籍此之际,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星星之火社会实践队…
三下乡师生情:不会忘记,有缘再见
经历了为数十四天的三下乡生活,虽然过得比较辛苦,但辛苦中也带有甜蜜。怎么说呢?本来我也是觉得三下乡就是在乡下生活十几天,但在此过程中,我的感觉慢慢发生了改变。最后一天,虽然我们上午就要坐车回家…
走访南梁学习南梁精神,感悟时代伟力
走进南梁,走近红色教育南梁,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的一座小镇,它是“红军长征落脚点,八路军抗日出发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正是以南梁为中心,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
学习红色文化,激扬青春提升自我——记崇廉萃英社暑期社会实践
南梁之行的社会实践结束了,细细品味这几天的经历,心中感受颇多。在前往南梁的车上同伴的欢声与期待,乡村走访调查中的劳累与欣喜,实践结束时大家的满足与不舍,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成为我们不断学…
携手禁毒防艾,共创和谐社会
重庆8月1日电(通讯员张春红)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千秋禁,红丝行,展未来“实践团在队长周双维、副队长张奥瑜以及队员朱家宇的带领下来到合川区草街街道大庙村进行实地走访进行禁毒防艾宣传。千里送…
爱心启航,让梦飞翔——FONE1小分队
为了切实践行2021年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城乡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以及探索相关的解决方案,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FONE1小分队的六名队员于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18日在山东、江苏、云南、四川等地开…
回顾反思,积极改进:探求育人之道
烈日炎炎,蝉鸣不歇。在这热火般的夏天,我也在做着点燃一颗真心的事。8月1日,是我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映山红”社会实践团队,在花山村陪伴当地留守儿童的第一天,我们希望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尽一…
开展党史教育,激扬青春提升自我
红色文化之行的社会实践结束了,细细品味这几天的经历,心中感受颇多。在前往南梁的车上同伴的欢声与期待,乡村走访调查中的劳累与欣喜,实践结束时大家的满足与不舍,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成为我们不…
点点星光,长明常亮:高校学子经验分享
“知识就是力量。”这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的普遍认知。绝大多数人都对孩子的学习投以极大的关注,对孩子有殷切的期望,期待他们能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对于农村孩子,学习知识更是他们走向广阔世界的极为有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