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怎么关注乡村教育,或者说,以前觉得教育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乡村与城市,沿海与内陆,都一个样。但如今亲身来到乡村支教,我才后知后觉——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上了初中的孩子小学的基础运算都弄不清,甚至连题目都读不通读不懂,我不禁发自内心为他们今后的考试升学感到忧心。这时我才恍然,原来,教育的差别可以这样大。
于是,我自然对教育有了更多的关注。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我更容易关注广大的城市的教育——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和我是一样的,我在求学路上曾遇到的障碍,或许他们未来也都会遇到,我走过的路,或许是他们未来某些人会走的路。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都在承担当前教育制度的益处与弊端,再加之“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令我更想知道乡村孩子们如今会有怎样的渠道获取知识?他们是否真的凭借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在接受当前教育的时候获得的是什么?所接受的教育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
在此之前,我也从网络上的各种资讯平台里得到关于乡村教育的信息,可总觉得还是有一层滤镜,把原本更全面具体的事实割裂得片面失真。之后我发觉亲身参与义务支教也许能为我解答疑惑,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一些疑问。加之,实践团队在招募支教志愿者,几经犹豫,最终我决定报名支教。
刚到花山村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环境真的挺好。虽然进入山村时七绕八拐,但还好近几年修了水泥路,也不坎坷泥泞,就算这样,到达目的地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可这里别有一番景致——青山绿水,百亩荷塘,蜿蜒的小溪流里不少小鱼游来游去——相比之下,反倒觉得自己家乡因工业污染,变得乌烟瘴气,河水亦污浊不堪。然而美好风景的另一面便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工业制造业难以扎根。没有经济开发,原始风貌自然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保留,可是无企业意味着无工作岗位,青壮年只能背井离乡,到拥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地方去谋生存来养家糊口。所以,实际上村里孩子的父母不少都外出务工了。有些是父母皆在外,境况好点的,母亲留于家里,父母都在家的很少。
初来乍到,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的学校学生人数很少。初中,初一初二年级总共七人,初三十几人。小学,因为已经停止招生,总共就四个年级,学生人数加起来不足五十人。这和我过去对乡村小学的认识很不同——至少在我们家乡,乡村小学都有完整年级,一到六年级都包含在内,这让我多多少少有些诧异。我们跟学校唯一的老师交流,他说,读到三年级,学生都到县城的小学读书了。不难理解,大多数学生选择到县城读书——毕竟相比之下,县城小学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也确实比较好。只是我有时候多了些担忧,据说有大概十分之一二的学生到县城小学读书选择寄宿——那么,在人格塑造,各种习惯形成,对这个复杂世界还没有多少认知的年纪,早早脱离父母家庭,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另一些学生家长,要么在县城附近租房,陪着孩子早出晚归地上学,要么在县城买房,以方便孩子完成学业。负责每日给我们做饭的大姐,她的孩子就读三年级,现在便在县城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农村离县城小学实在有些远,不希望孩子寄宿,想给孩子多点陪伴,就只能租房或者买房。这造成的一个问题是,无论租房还是买房,都会给学生家庭带来一笔不小的支出。
小学负责人杨老师是一位还有两三年就退休的老教师,之前在县城小学教书,后来主管乡村几个教学点的罗校长觉得学校全是代课老师不太好,所以在19年的时候把杨老师安排下来,让他负责管理小学的相关事宜。学校这才拥有了一个在编的老师。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乡村教育事业自然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来到这里,我始才发觉,原来这项大工程还有很长的进度要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项工作的推进也需要得到社会足够的支持和关注,最终才能做到不让一个地方掉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7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