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邱雅玲

北岛在《青灯》中有言:“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现在坐在我们面前笑容可掬的老人,他大半生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岁月无情,在他黝黑的脸庞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风雪无意,将他的青丝染成如霜白发。劳动了一生的双手,也早已布满老茧。而他去过最远的地方,便是26公里外的定远县城,除了看病和采购用品,他不会轻易去县城。他如一棵树,在池河镇破土成长,长成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伴随白驹过隙,迎来人生的晚秋,却仍咬定青山不放松,深深扎根在这里。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图为李大爷家外院胡张弛摄

“我呀,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咯,现在生活好呀,我不用干活,一个月也可以领到不少钱。还有你看,这个大冰箱,这个大彩电,都是政府送的。党好,政府好啊。连我们这样的糟老头子都关心,生活越过越好咯。”老人一边热情的给我们沏茶,一边指着家里的冰箱彩电给我们介绍。沸水沏茶,袅袅升起白烟,茶叶入水如枯木逢春,缓缓展开,上下翻腾,几经沉浮后悄然落入壶底,茶香瞬间四溢。我看着手中简略记得从村干部那里得知的老人信息的笔记本,上面写着年老无子,一人居住。我不禁想起,一般村里老人的孩子在城里定居的话,都喜欢接老人去城里,享受天伦之乐,如果这个老人有子女,他也许也有机会去城里住,他还会觉得这里好吗?秉着好奇心,我问老人:“老人家,假如你有机会去城里住,你会选择呆在这里,还是去城里呢?”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图为李大爷出门接待实践人员胡张弛摄

老人家将泡好的茶递给我,然后说道:“当然不愿意了,娃子,你知道吗,我在这生活了73年,以前村里穷,到处都是绿瓦黄墙的泥墙屋,如果遇到雨连天,晚上漏雨,整个人缩在被子里,感觉被子是硬的,手脚是冰凉的。而且当时吃的还少,我甚至捡过别人不要的萝卜叶吃,但是大家邻里邻居关系都特别好,有什么都互相帮助。”

“老李,我来给你送新鲜的西瓜。”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老李的讲述被打断。我们往门外看去,看见一个老婆婆端着新鲜的西瓜朝这里走来,老李连忙解释道:“这是隔壁的王嫂,经常给我送东西。”然后老李就想招呼王嫂坐下来喝茶。“不了,不了,你们先聊吧,我只是觉得西瓜新鲜,想着就给你送来了。”王嫂摆了摆手,拿着空果盘,离开了。

老李继续说“后来啊,村子里就慢慢发展,经历包产到户一系列措施,我也就慢慢看着村里的变化,看到水污山乱又变为山清水秀,看到泥路变成柏油路,看到路边花草树木越来越多,看到孩子们都可以背着书包快乐的去学校上课,我也依靠自己的双手,种田卖米,生活越来越好。而如今,村里热热闹闹的办那个乡村振兴,我已经老的干不动了,但我欣喜地看到,在村干部和其他人的努力下,街头治安越来越好,医疗报销贴心至极,还办了什么扶贫产业,有了养老补贴等政策。连我这个糟老头子都分到一杯羹,住红砖房,看大电视,还遇到你们这些大学生。诶,只是可惜,我不能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邻里邻居几十年了都没什么变化,有什么好东西,都还是第一时间给附近的人分享。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已经深深热爱。这些年,我看着这些变化与不变,感觉自己的心几经岁月的沉浮,归为宁静。就像这茶,若没有这水,茶何以芬芳,若没有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没有今天的这个老头。我也就如这茶,慢慢融入水中,再也分不开了。”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图为池河美景胡张弛摄

听到老人的话,我感触颇多,却仍忍不住打趣到:“大爷,你好文化呀。”大爷嘿嘿一笑,说:“我以前读过几年学堂,也比较喜欢向先生借书看,说起话来难免说起来文绉绉的,不过在座都是文化人呀。”我们哈哈笑了起来,屋内一片祥和。

当夜幕降临,我们也要告辞了,老人不舍地站在门口送我们离去,喃喃道:“好久没人和我聊那么久了。”此时皓月当空,前方万家灯火通明。踩着如霜月光,品味大爷说的话,我想起《牡丹亭》中的一句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老人年轻时,将血与汗浇灌在这小小村庄,并悄然看着村庄的变化,生活的变迁,对乡土的热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并随时间的积累,越来越深,在老年时,仍想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今天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年轻人,中年人,也会像这老人一样,对自己建设的故里有越来越深的感情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8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青岛篇|山东大学文学院“语你同新”社会实践团队线上采访顺利完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一门课程,语文不仅承担着传承语言文字及文章、文学知识的任务,而且担负着文化传承的职责。作为凝聚民族文化的语文学科,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维…
青岛篇|山东大学文学院“语你同新”社会实践团队线上采访顺利进行
随着新高考改革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等政策的实施,中学语文教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现状,探索中学语文教育突破传统“模式”创新发展的途径,团队成员们通过问卷调研和线上访…
参观烈士陵园,启航红色征程
在今年暑假,几个热爱党,心系党的发展的青年一起参加了一次意义非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的主旨是“重温百年党史,启航红色征程”,为此一起组建了一支“星火相守实践队”。成员们前往了贵州省遵义市…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微小说:舞龙
穿上大红色的上衣,上衣中间点缀着金色的蜘蛛,两条游龙并排在蜘蛛的两侧,好似在戏弄着蜘蛛,袖口处绣着浅金色花纹,再将宽松喇叭裤套上,用布制腰带将其与上衣束在一起,配上绣花帆布鞋,头发随意一绾,淑…
三下乡有感:临池河,知故乡
在没去池河镇之前,我对乡土情结并没有多大的认识,乃至离家在外上大学,感到更多的也是探索未知的兴奋感,不太明白今天为何还有人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明明交通如此发达,回家也不过几小时…
“悠悠汉情”实践队赴汉中地区开展社会实践
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扬陕西汉中的三国文化,深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传承、保护现状,使历史悠久的汉中能被更多人了解,“悠悠汉情”实践队走访了汉中著名景区—石门栈道风景区以及古汉台博物馆,深入了…
以行动践行真理,绽放青春出彩模样
以行动践行真理,绽放青春出彩模样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去偏远学校支教、去社区担当防疫志愿者,又或是去体验社会的不同岗位,总之,虽然形式不同,但是目的…
“不负韶华 奉献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义务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实践报告
“不负韶华奉献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义务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实践报告一、活动目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弘扬民族文化,营造春节的节日气氛,使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中…
创新创业—汉服餐厅执行总结
一、创意背景和项目简述创意背景: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迅速兴起,国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关心,汉服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掀起了一股汉服热。同时汉服设计,走秀和表演…
远方的故乡
远方的故乡“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是我们第一次听见余光中先生的声音,我们也把放在这话心底,扎进心房。故乡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故乡的风韵,我们不过是故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