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时回渡江战役,对话红色人物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作者:王玉娟

安徽学子三下乡:时回渡江战役,对话红色人物

中国青年网安庆7月31日电(通讯员 王玉娟)2021年7月31日,为追寻红色足迹,领略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精神,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展红色精神,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前往安庆市望江县回民村的渡江战役纪念馆了解了渡江战役第一枪,对话渡江志愿军。

渡江战役第一枪

时间的指针回转到1949年4月21日,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打响,安徽省望江县漳湖回民村,由回民船工组成回民渡江船工突击队,护送大军渡江。解放军指战员与回民船工密切配合,并肩作战。72名船工划着72只船,每只船上载着5名解放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破浪前进。这就是打响长江中下游渡江战役的第一枪。

渡江战役胜利后,解放军二野第五兵团授予船工突击队“伊斯兰的英雄”锦旗,并为每位渡江船工颁发了《渡江船工光荣证书》。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

7月31日,实践队员们驾车来到纪念馆。据悉,渡江战役纪念馆于2010年10月开始建设,总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占地面积840平方米,历史资料、图片资料、飞机残骸的三个展示厅已投入使用。

在馆内,队员们鉴赏了《渡江船工光荣证》、渡江船只等渡江战役所留下的历史实物。以及回民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文史图片资料,近年来当地陆续打捞上来的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击落的一架美国飞虎队B25轰战机残骸也陈列于该馆。

实践队员们从一张张图片资料中感受到了解放军百万雄狮过大江的盛况,渡江船工与解放军战士们为解放全中国的奋勇拼搏。可谓是渡江战役战地行,灰飞烟灭面貌新;且看长龙连两岸,携手合力中华赢!

图为志愿军护送解放军像 中国青年通讯员 杨宇 摄

图为渡江突击队水手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杨宇 摄

对话渡江战役志愿军

据悉,当时国民党先解放军一步,来到附近村里抓了不少中年壮丁,去为他们抵挡解放军的炮火,也为了防止村民们帮助解放军渡江。但剩下的人们自愿组建了船工队伍,帮助解放军渡过长江。

实践队员采访了当年参与渡江战役现今唯一在世的志愿军董玉发。董玉发老人是当时军中年龄最小的志愿军战士,年仅16岁。从他的讲述中实践队员了解到了当时的一些详细情况。

渡江时,江上炮火连天,枪声连连。董玉发感觉不到害怕,当时只顾着开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丁宪有。他当时肠子被流弹炸出,指导员说先给他包扎,丁宪有却忍着剧痛说:“不要管我,目视前方,快靠岸里,敌人在盯着我们呢”。他把自己的腰带解下来,把肠子塞回去,绑紧,把船上的解放军安全的送到岸。董玉发说他们都是从小就在江上生活的渔民,熟悉水性,清楚暗礁暗流。渡江的晚上,不能开灯,敌人的探照灯一直在江面上探照,耳边时不时有子弹飞过,那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划船,拼命的划船,把解放军安全送到对岸。他们在护送过程中牺牲了两位船工,解放军也牺牲了数十位。百万雄师过大江,第一枪,由安徽长江中下游回民打响。有幸参与其中的他们有害怕,但更多的是自豪。说起这段岁月,董玉发老人眼中充满光彩,嘴角一直挂起笑容。

董玉发老人也体会到了现今党和国家对于他们这些“老战士”们的关心。也希望当代学生能铭记历史,心中怀有祖国,怀有党和信仰,好好学习,提升能力,为国家、为百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珍惜当下,不虚度光阴,国家的未来,要靠这年轻一代。

图为董玉发与他的渡江船工光荣证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玉娟 摄

追寻红色革命的精神

渡江战役的影响是深远而又悠久的。正如毛主席诗篇所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文化,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通过此次活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实践队队员们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情怀。做为新一代青年,更有责任和使命珍惜和保护这一精神财富,把渡江战役所体现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人民解放军恪守信念、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0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带领…… 澄园宣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深推普惠民生 助力乡村振兴
【经济管理学院】深推普惠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为响应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开展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红星志…
集体游戏趣味高 快乐之中练合作
集体游戏趣味高快乐之中练合作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21日电(通讯员沈磊)7月23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佳山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了位于马鞍山市花山区的佳山社区,在儿童教育之中有一个…
西农学子暑期三下乡活动
7月18日上午9:00,调研队来到了西安事变旧地址张学良公馆,公馆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国共产党在西安的奋斗画卷。在这里,张学良只住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却发生了许多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
橘红的身影
橘红的身影扫地清洁工每当早晨的时候,我走到楼下,总是看见一个忙忙碌碌的身影,那就是我打工地方的扫地清洁工。只见他头低着,两只布满老茧的手拿着一把长长的扫帚在宽阔的大路上卖力地扫地。我看了一下,…
西农学子赴西安红色教育基地调研
为感受中国共产党在西安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学习不同时代的责任和使命,调研队于2021年7月18日先后拜访了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将军公馆及莲湖公园小萝卜头雕像两处,展开了为期一天的…
资源环境学院学子赴小萝卜头雕塑调研
为发掘西安的红色要素及其影响,感受中国共产党在西安的光辉历史,学习不同时代的责任和使命,调研队于2021年7月18日先后拜访了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将军公馆及莲湖公园小萝卜头雕像两处。首先于上午9:00左右前…
湖南工商大学青年学生“三下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湖南工商大学青年学生“三下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为助力乡村振兴,谱写乡村发展新时代的篇章。近日,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农业大数据”实践团队前往湘潭…
三下乡:天下一茶,一心予茶
以“天下一人”的押书署款,是宋徽宗的首创。宋徽宗赵佶作为当时的一国之君,位高权重,从身份上可谓之天下一人;他在书画上的造诣则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艺术水平的“天下第一人”。而在政和,有一家以“天下一…
西农资源环境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寻访红色教育基地
2021年7月1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西安市红色考察队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以及对学习西安党史的渴望先后参观了西安事变旧地址张学良公馆和莲湖公园的小萝卜头雕像。同时通过采访三代共产党人,…
青春在奉献中闪烁,思想在实践中升华(感悟)
青春在奉献中闪烁,思想在实践中升华(感悟)2021年夏,安徽工业大学于7月12日组建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藕塘烈士陵园进行实践调查。在进行了红色革命纪念地的参观后,我们一行人感受颇多,在对革命历史的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