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爱之名”社会实践团队进行数据分析工作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季芝强

恶性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实体瘤等疾病始终威胁着人类健康,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也被称为骨髓移植(BMT),是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实体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自1969年西雅图骨髓移植中心将造血干细胞细胞移植成功应用于人类以来, 目前全球每年有超过50000例患者接受HSCT治疗, HSCT已然成为了一项常规治疗技术应用于恶性血液病及多种其他疾病。然而因错误观念所致的“供体匮乏”现状却始终阻碍着移植技术临床实践发展。基于此类的问题,以爱之名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相关的调研项目。通过参考文献、请教指导老师等方式,团队将项目方案和思路细化为一份调研问卷。

本项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济南市大学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及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根据调研结果,针对当前现状提出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为相关部门完善捐献工作、促进捐献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在问卷回收工作结束之后,团队对调研结果开展了数据分析工作。此次问卷调研共收集了714份问卷,其中合格709份。本次调研对象涵盖济南22个本专科高等院校。造血干细胞捐献认知量表满分为 10 分,709名大学生知晓率较高的三个题目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及部分遗传性疾病”、“骨髓移植的实质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不可以索取任何金钱报酬”。知晓率较低的三个题目是“被永久拒绝无偿献血人,同样也不宜捐献造血干细胞”、“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年龄为 18-45 周岁,捐献年龄为 18-55 周岁”、“造血干细胞捐献不影响健康,无后遗症,恢复期 1-2 周”。这说明调研对象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了解,但对捐献条件、过程和安全性存有疑虑,我们的造血干细胞将捐献宣传教育工作虽然进行了多年,但并未对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作出重点解答,说明我们的宣传效果不良。目前我国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外界人士对捐献的过程、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都知之甚少,容易道听途说,产生误区。

通过本项目调研活动的开展,小队对于调研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相关问题被具体化,根据反馈的结果,我们将制定出更为合理建议和规划,这也为以后社会实践的开展畅通了道路。项目调研活动数据分析工作作为社会实践的尾声,其顺利结束亦标志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1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西油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 喜迎建党百年
2021年7月10号上午,西南石油大学“求源.逐梦.践初心”社会实践队的8名同学前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喜迎建党百年’——学党史,践初心”社会实践活动。怀着崇敬的心情,实践队成员…
踏寻先辈遗迹,传承红色基因
踏寻先辈遗迹,传承红色基因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到现在,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程。6年的发展,100年的历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五彩斑斓,丰富厚重,既书写着英勇,又记录着艰辛…
西油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汲取奋进力量”
2021年7月8号上午,西南石油大学“求源.逐梦.践初心”社会实践队的9名同学前往四川省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学党史,践初心”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勉励广…
安徽学子三下乡:打扫母校,收获颇丰。
7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环保教育实践队通过线上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活动,各个队员在自己的家乡分头行动,在全国各地宣传环境保护,努力将保护环境的口号落实,以自己的方式去践行。今…
回访母校
2021年7月25日,安徽财经大学进行回访母校活动,宣传安徽财经大学,分享学习经验。在回访前夕,我们先到江西吉安市了解情况,与老师和领导协商回访时间。经过认真商议,我们决定月25日星期日进行回访母校活动。…
西油学子三下乡:走进建川博物馆,致敬百年,感知中国
2021年7月4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求源.逐梦.践初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4日…
巢湖学院赴泗县“美好生活”调研团队典型个案材料
团队典型个案材料案例一:红心不负誓言章,砥砺乡村意志刚采访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常志强我们工作团队到达了该村,获得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与此同时,胡陈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常书记,为我们的到…
巢湖学院赴泗县三下乡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足见对其的高度重视。为响应乡村振兴政策,解决部分乡村地区,主要是安徽宿州泗县地区未能发展起来的问题,本公司所准备的项…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学子三下乡:一种成长,一种收获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支持乡村教育的建设发展,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组建“映山红”实践团队,赴安庆市杨桥镇进行暑期志愿服务。用行动谱写青春梦想之道路,为振兴农村教育献出我们一份力。在过去的这十几天…
胡陈村采访总结
采访总结胡陈村的由来及历史:胡陈村位于泗县镇西北部,距城区8.6公里,东接大周社区,南至黄泥沟,西临洋湖良种繁育场,北依新摊河,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0余亩,辖9个自然庄,11个村民小组,有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