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心系定海老人,传递人间真情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工程系 作者:陈赛莉

为了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实践团成员了解定海老人的现状。2021年7月22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回顾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党史学习实践团到达舟山定海敬老院进行表演。

团队表演,气氛缓和

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实践团成员出发前往定海敬老院。一路上大家都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去定海敬老院进行表演,每个人心中都默默进行着排练,哪怕摇晃的车厢都无法阻止成员们心中的热情。到达福利院后,团队负责人与院长进行了短暂的对接工作,随后实践团成员便在老人面前进行了表演。实践团与团委联合一同选择了适合老人观看的表演,既能让老人看得懂,看得尽兴,又能体现出实践团本身意义的演出节目。最终表演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手语)、宣讲团宣讲、三句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舞蹈)、朗诵、我的中国心(合唱)等。老人们看得都十分开心,特别是舞蹈和合唱。在实践团成员跟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翩翩起舞时,许多老爷爷老奶奶跟着歌曲哼了出来,甚至有位老奶奶跟着实践团成员一起跳了起来。原来附近有一个广场,许多老人在傍晚时都会去跳广场舞,怪不得每一位都身体健康,精神倍棒。在合唱时,实践团成员鼓励老人和表演人员一起唱起来。瞬间老人们的底气足了不少,许多在台下轻轻哼唱了老人竟都压过了表演人员的声音,中气十足的声音显得坚定有力,原来有几位老人在参加夕阳合唱团,有着一副好嗓子,实践团成员最后都一致认为最后的优秀奖应该颁给老人们。这次的表演十分成功,老人们面上都扬起了微笑,哪怕有些节目发生了一些差错,也能赢得老人们的包容一笑。

齐聚一堂,欢声笑语

随后,成员们采纳了负责人的建议与老人们进行亲切交谈,深入了解定海区老人们的内心生活,进一步拉近双方的关系。实践团成员们听着老人们家乡话中带着普通话,有些索性用家乡话和他们交流,有些就只能靠猜测。成员们都用心对待着这些老人,如同对待着自己的亲人。原以为在这里的老人是幸福美满的,因为他们衣食无忧,身旁又有老朋友相伴,甚至会有护工想尽办法逗笑他们。经过交谈才知道,他们的内心也是孤独,忧伤的。表面上的平静欢乐或许只是为了安慰孩子们,他们也渴望同家人团聚,他们需要的可能仅仅只是一句问候,一句关心。有位老人的儿子是一位驻守边疆的军人,或许几年也不会回来一次。她说到自己儿子的形象时,眼中带着一丝泪光。她为自己的儿子自豪,又渴望着家人团聚。成员们都很努力地与这些经受过风霜的老人们进行攀谈,希望能为他们做一些事情。部分实践团成员帮老人做饭,帮忙打扫卫生,有些棋艺高超的成员和老爷爷们下棋,在淡淡的忧伤过后,现场又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进行总结,感慨万千

走出敬老院后,无论是实践团成员还是老人们都显得有些失落,他们都很珍惜这一个上午的时光,老人们握住实践团成员们的手,嘴里不住地挽留着,希望大家下次再来,实践团成员们当然是满口答应着。坐上了回学校的车,车上的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中有了些焦急,感于老人们的处境,又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用自己方式去给予这些孤独的老人一些关爱,帮他们摆脱这种处境。同样,通过这次活动,成员们了解到了老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关心。需要亲人的关心,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国家的关心。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老人们的生活也需要儿女们的关心和理解。让现代青年献出自己的爱心,关怀孤独老人,感染全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在心中暗暗发誓,要经常去定海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大家都逐渐成长起来,为今后的活动积累了经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3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以致用!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添新翼

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高涨,传统文化亟待传承与创新的当下,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开展了一场旨在推动桂平杖头木偶戏活态传承的实地调研活动……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致力于为其传承创新贡献力量。桂平杖头木偶……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为其传承发……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经“乡”纬“县”实践团走进大黄埠村调研学习,深入实践调查研究
为深入探究农业发展模式,了解农业发展创新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经“乡”纬“县”实践团前往大黄埠村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调查研究,村书记吴仁杰热情接待实践团成员,同时实践团成员高度关注疫情实况,严格遵…
接过时代旗帜,青年勇担大任
7月10日上午,“回顾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党史学习实践团于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活动中心305室召开了破冰大会。大家都是经过重重面试进来的,走进教室,面对着是窗户,虽然今天天气是阴天,可是教室却足够敞亮…
将红色种子播种
2021年7月13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回顾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的三下乡志愿者们在东管庙社区进行了“承红色精神,传红色种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参与者都是1-6年级的小学生,共24名。旨在…
走乡间小道,悟美好生活
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政策,我们团队前往安徽泗县胡陈村进行了新时代乡村美好生活的实地调研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采访了村中不同类型的人群,实地调研了村中为乡村振兴所创办的各个基地,让我们体验到乡村振兴带…
义务补习—十二岁的五年级?
城西村(原名县西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桥陵镇,如今的她,和县城仅一条路之隔。而这条路,似隔开了山海。这里也恰是我的家乡,所以本次社会实践便定在了这里。我的本意是找上几位小朋友帮他们补习,…
山东理工大学经“乡”纬“县”实践团前往大泽山镇葡萄大观园调研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探究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深入研究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及实施路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和对策,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经“乡”纬“县”实践团于8月6日前往大泽山镇探究葡萄种植经营模式新路径,景区管理负责…
山东学子三下乡:走进济南,托护未来
孩子无去处、家长看护难,是暑期的一大民生难题。暑期临近,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相关意见,多地区相继开展了“志愿者+暑期托管服务”,助…
河南学子三下乡: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进一步巩固依法治理成效,加快建设法治国家,2021年7月,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曙光”大学生义务普法服务队集中前往新乡市长垣县赵提镇和新乡市封丘县黄陵镇闫庄村开展义务普…
山东理工大学经“乡”纬“县”实践团前往青丰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基地进行调研深入实践发展
为业基地,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侯信宗带领实践团成员进行调研学习,全体成员时刻关注疫情动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高要求,坚决做好自我防护。上午,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国(蓼兰)种植科技博览馆。在侯信宗的…
山东学子三下乡:用智慧启迪心灵,以爱心陪伴成长
孩子无去处、家长看护难,是暑期的一大民生难题。暑期临近,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相关意见,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地区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