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郑鹏 王恋 通讯员:满艺 尹宝鑫)“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古往今来,茶叶都被国人所重视,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在张家界桑植县,由陈建新带领的团队在当地发展起来的天门茶业也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每每谈及白茶,陈先生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语。
生来与茶结缘,更需精益求精
陈建新出生于湖南邵阳,从小在浓厚的茶文化环境下熏陶长大。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院的陈建新,在大学期间就常与老师探讨白茶加工工艺方面的不足以及创新制茶工艺的方法,力图将大学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统一。他常常说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大家形成一股合力”,对此,陈建新坚持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做实验并积极参与桑植白茶加工的全过程。在桑植县政府的支持和企业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桑植县白茶产业逐渐走向兴荣。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陈建新认为,随着当下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的不断改变,要想促进白茶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就必须秉持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而不去过度追求市场快销。陈建新在白茶产业整个运营管理过程中坚持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制茶工艺技术、促进产品做精细化的理念,力求提高客户粘性,获得更多顾客的青睐,从而稳固现有的市场需求。
为保证茶叶品质,张家界桑植县的白茶种植经过了地理、市场等各方面因素的考量:桑植县地处湘西武陵山区,属于中亚内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有着较为原始的生态环境;白茶喜温喜湿,桑植县海拔800米左右,地势较高、人口较少的丘陵地带和山坡,是适宜白茶种植的绝佳位置。这里的茶厂采用完整有机的栽培种植方式,遵循茶叶生长规律采摘茶叶,并将白茶存放2-3年等茶叶味道最好时再上市销售。产量虽不及其他厂家,但胜在茶的品质和口感。
传承茶道经典,弘扬茶艺文化
白茶的由来与白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白茶跨越了数千年历史,深深扎根在白族文化的沃土里,在机缘巧合下,白茶作为白族的特色产品推广开来。白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是中国茶类中的精品,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茶文化与茶礼仪密不可分,茶与民族文化的交融更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家乡的土家四道茶,就是用四道茶去衍生这种茶的茶文化,通过才艺再去表现它”。陈建新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去了解白茶文化,为此,他与当地政府共同举办以传承茶道文化为宗旨的茶艺大赛,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参加。
为更好地推广白茶文化、提升桑植白茶知名度,陈建新所经营的白茶茶园紧随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平台介绍茶园的环境、生产流程、产品等;通过网络平台数字化技术来推广桑植白茶艺文化,让更多人的年轻人对此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壮大白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在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产业优先,随之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区域发展振兴。陈建新认为:第一,桑植白茶的兴起,让茶农经济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大家伙儿都高兴;第二,白茶产业在桑植县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现统计数据桑植县的茶园面积已经有10万亩,可产面积也达到6万亩,全县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从事白茶产业工作,真正实现了“壮大产业,增加就业”的战略目标,带领茶农走向增收脱贫奔小康的路线。第三,白茶产业也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链,比如,制茶机械、茶叶包装、品牌形象策划、代购平台、快递业务等。
桑植县用白茶特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带动了桑植县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桑植白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白茶作为饮品得到了利用和推广,更是让其成为了桑植人民脱贫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桑植人民用智慧和劳动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赢之路”,在个体精神文化与乡村集体凝聚力建设上起到了强大的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姜淑彦 滕茹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26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