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实践“铁锹” ,发掘红色“土壤” 筑牢信念之基
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学史增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湛江 8月21日(编辑 王淦 李伟汉)
七月中旬,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学史增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以下简称两区),进行以“湛江两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调查”为主题的调研。团队采取“边学边研”的方式,将湛江两区革命史作为抓手,追忆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体悟湛江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了解湛江文博事业建设和发展情况,调查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情况。
据悉,湛江地区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是研究南路革命斗争史的重要区域,湛江市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仅城区就有中共广州湾支部、菉塘交通站、琼崖纵队广州湾办事处联络站、菉塘支部、世基小学、陈明仁将军故居等革命旧址。
7月15日早上8点,学史增信团队前往霞山区菉塘村展开实践调研活动。据文献记载,菉塘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革命老村,在革命年代里,菉塘村涌现了林毓精、林美齐、林华明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英雄先烈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将热血和信仰洒在南粤大地,他们印刻在这片土地上无数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和永垂不朽的英雄精神,值得仔细地探寻和学习!
学史增信团队到达菉塘村后,首先瞻仰了当地的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里,青松翠柏郁郁青青,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全体队员向着庄严耸立的纪念丰碑深深地鞠躬,向在此长眠的革命英灵致以崇高敬意。位于菉塘村的烈士陵园,安葬着12名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林氏革命烈士,陵园后侧的大理石石板上详细记载着他们传奇的一生和英雄事迹。松柏林深处,一个个名字和一段段事迹被镌刻在长廊的墙上,这些红色名字的主人出身虽然各不相同,却怀着爱国抗敌的坚定信念和为国献身的高度觉悟。在鲜艳的党旗下,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瞻仰烈士陵园完毕,学史增信团队于9点到达位于菉塘村的林氏宗祠展开参观活动。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由湛江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市国安局主办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秘密交通线菉塘站陈列展”面向公众开放,在团队参观过程中,恰逢湛江第十四小学组织党员教职工来此接受党史教育,团队同该校校长韩爱华老师进行了采访交流,韩校长介绍到,湛江第十四小学十分重视对全校师生的“四史”教育,每年都会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观瞻仰烈士陵园、林氏宗祠,学习党史知识,坚定教职工的理想信念,在学生的心灵中埋下理想信念的种子。
在参观之后,团队邀请展览馆林馆长为我们讲解展览馆建设历程,林馆长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了展览馆的建设历程,林馆长表示,正是在湛江市委市政的关怀下,在湛江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祠堂得以在建党百年前夕进行整体修缮,并在市国安委和市国安局的大力支持下,祠堂有了充足的展陈资料开展此次展览。林馆长向我们强调了菉塘交通站在我党隐蔽战线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林氏宗祠同时是中共广州湾支部和广州湾菉塘交通联络站的所在地,广州湾支部是抗战时期南路较早建立的党组织之一,在党领导湛江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湾菉塘交通站是民主革命时期广州南路党组织的重要交通站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琼崖特委曾使用它取得同党中央、南方局、广东省委、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联系,解放战争时期,它又成为中共南路特委同香港分局、华南分局联络的重要站点,它为保证琼崖特委和南路特委对上联络的安全和畅通,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最后,林馆长为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肯定与支持并勉励我们深入发掘菉塘交通站背后孕育的伟大革命精神、加强对党史的研究和学习。 下午3点,团队来到湛江市赤坎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进行考察。团队首先来到了明德艺术馆进行考察,明德艺术馆是一间民国特色艺术馆,运用传统工艺按旧貌修缮而成。艺术馆原址“明德号”钱庄建于民国时期,也被称为“明德钱庄”,是当时广州湾较大的银号。“明德钱庄”为三层楼砖木结构,其设计中西合璧,在赤坎古埠文化中占一席之地。“明德钱庄”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商号,是湛江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剥削压迫的重要见证者、是解放后湛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亲历者。“明德钱庄”入选湛江市区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是湛江市文物古迹保护和开发的重要代表。对于考察赤坎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我队实地考察了明德艺术馆的保护情况,并采访了观展游客。团队了解到,来访游客多为青少年,多是在网络上了解到艺术馆的相关信息慕名而来。
随后,团队走访参观了同盟会会员杨益三故居,对其保护和修缮情况进行考察。杨益三在清末积极参加反清斗争,是广州湾发展的第一个同盟会会员,探寻杨益三事迹有助于发掘湛江当地民主革命历史。队员来到纪念馆时,纪念馆并未开放,团队注意到该纪念馆主体建筑并未进行有效修缮,仅仅是设置了相关标识,这反映出该纪念馆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工作不够到位。队员对纪念馆的相关情况进行记录。随后,团队来到“湛江记忆”非遗传承馆,遗憾的是,该馆并未开放,团队遂向当地居民了解到原因,“湛江记忆”非遗传承馆开放时间并不固定,整体开放时间不多。
根据前期收集到的南路革命历史资料,团队一行前往赤坎大通街、中兴街、永宁路等地寻找中共南路特委机关驻地旧址,苦于该旧址没有任何标识,也无法通过地图进行定位,团队几经走访、辗转多条街道并结合历史资料,最终推断中兴街130号建筑为中共南路特委机关驻地旧址,团队决定次日到湛江市博物馆进行求证。 图
最后,团队来到湛江市烈士陵园,湛江烈士陵园位于湛江市寸金桥公园内西面后山,是湛江市党史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西向东,依山而建,有百级步梯。拾级而上,前方建一座碑坊,正面刻上“万古长青”、背面“百世流芳”鎏金大字,纪念碑屹立于步梯顶颠山上,雄伟、庄严。碑身镌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碑座正面刻上战绩是人民政府撰写的叙述南路以至粤桂边区人民革命斗争腥风血雨的烽火历程与英烈们的光辉业绩。其余三面则镶嵌上表现南路人民在第一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壮丽场面汉白玉浮雕。队员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并参观反映湛江人民革命斗争事迹的汉白玉浮雕,追忆湛江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不朽贡献。
7月16日中午11时,团队前往湛江市博物馆进行实践调研。湛江市博物馆位于美丽的寸金桥公园月影湖畔西山上,大楼建筑仿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外貌,楼顶为尖塔红星,高大雄伟。是湛江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到达湛江市博物馆后,团队参观了“光辉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湛江党组织的发展暨湛江解放文物史料展”和“粤桂边区革命斗争史展览”,通过参观大量实物和史料,回顾湛江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在参观过程中,团队确定了中兴街130号即为中共南路特委机关驻地旧址。与前杨益三纪念堂所凸显的问题类似,该旧址缺少一些必要的标识和修缮,若没有了解相关资料,普通游客难以发现此旧址。
随后,团队采访了馆内参观游客,其中一对被采访的来自广州的夫妇表示,他们是为了解湛江红色历史专程前来湛江博物馆参观。队员对这对夫妇的学习热情表示钦佩。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收集了不同的人群的游览感受和相关建议,并注意查阅博物馆游客意见簿,游客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增加展陈、完善硬件设施和改进通风条件等方面。同时,队员采访的游客普遍反映博物馆展品较少,感染力不足。
下午三时许,团队来到著名爱国将领、开国中将陈明仁将军旧居纪念馆参观。上世纪五十年代,陈明仁将军曾率部驻防湛江并积极参与湛江国防建设,该纪念馆正是在陈明仁将军所居住过的“飞机楼”原址上开设。团队通过参观相关展陈了解了陈明仁将军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优良作风,感悟他和湛江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
团队采访了几位在馆内游览参观的游客,其中一位本地初中学生表示,她是在家人的介绍中了解到陈明仁将军的事迹,便特地来该纪念馆参观,感觉受益匪浅。但问及到学校内是否有宣传或带领其了解本地的红色遗址时,她表示没有,并希望学校能加强这方面的宣传。随后,团队采访了该馆的负责人陈伯伯,了解到纪念馆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在“学”上,通过两日的实践,各队员通过两区的红色资源加强了对湛江革命史的了解,学习湛江本地党史,为理解红色革命精神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加深了对湛江历史、风土、习俗的认识和感情,并在鲜活的红色历史的感召下立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担当奉献的作风,为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而奋斗。
在“研”上,我队了解和调查了湛江两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情况,湛江文博事业建设和发展情况。总的来说,当地人民和外来游客对湛江本地的文化发展有很深的希翼,两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方面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仍需改善的地方。社会群体的文化的高求知欲与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矛盾还需解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36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